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广金钱草根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温度、pH、培养基、碳源和光照对广金钱草茄病镰刀菌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处理,每处理接3个平板,每项实验重复3次。结果:茄病镰刀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2~37℃,最适为20~30℃。茄病镰刀菌在pH3.0~14.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为9.0~11.0。PDA、PSA、OMA和Czapek培养基对茄病镰刀菌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对孢子萌发率有较大影响,在Czapek培养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碳源Czapek培养基上茄病镰刀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率明显不同,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菌落扩展最快,其次是葡萄糖和乳糖,果糖最差,同时以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为碳源的Czapek培养液孢子萌发最高,而乳糖较低。光照对茄病镰刀菌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但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12.
肉桂G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肉桂挥发油GC分析色谱条件,初步拟定肉桂挥发油特征指纹图谱指标成分群。方法采用GC法对广东、广西不同产地以及基地栽培肉桂的挥发油进行主要成分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11个主要共有峰。色谱条件: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CrosslinkedMehylsiloxame,30m×0.321mm×0.25μm);柱温:100℃,以20℃.min-1升至140℃,再以2℃.min-1升至200℃;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温度300℃;流速为0.4mL.min-1;分流比为50∶1。结果以11个主要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结论GC法建立肉桂挥发油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特征明显,可用作肉桂挥发油质量控制和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产后逐瘀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产后逐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产后逐瘀胶囊中益母草、川芎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TLCS法对方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盐酸水苏碱在4.0μg~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1.67%。结论该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产后逐瘀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佛手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柠檬内酯(Ⅰ),△~(5,22)-豆甾烯醇(Ⅱ)和棕榈酸(Ⅲ)。其中△~(5,22)-豆甾烯醇为首次从佛手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石牌广藿香试管苗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制石牌广藿香试管苗。方法 :以叶为外植体 ,考察消毒剂、光照条件、激素浓度、生根培养基对试管苗生成的影响。结果 :0 .2 %升汞浸泡 15min效果最好 ,先黑暗培养后光照培养效果优于一直光照培养 ,6-BA 2mg·L-1对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形成效果较好 ,生根培养基为 1/2MS。结论 :石牌广藿香叶以 0.2%升汞消毒15min ,接种于MS+6-BA 2mg·L-1培养基上 ,先置黑暗下培养 2d后置于光照下培养 ,能生成较多愈伤组织 ,继续培养生成丛生芽 ,丛生芽置于 1/2MS培养基上能生成较多根 ,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抗肿瘤药用植物及其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药用植物及其内生菌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用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含紫杉醇类、鬼臼毒素类、香豆素类及其衍生物,长春碱、喜树碱及细胞松弛素等生物碱以及黄酮类和多糖等.认为从药用植物内生菌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有望成为开发抗癌药物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降香质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林励  徐鸿华 《中药材》1997,20(7):366-369
以水蒸汽蒸馏法、气-质联用法及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不同品种降香挥发油含量、油中主要成分含量及总黄酮含量作了比较研究。降香檀药材挥发油含量为3.61~3.79%,橙花叔醇占挥发油含量的45.23~69.13%,其药材总黄酮含量为2.51~5.82%。其余品种挥发油含量均<1.50%,总黄酮含量也与降香檀药材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药诃子的药源调查及商品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鸿华  陈建南 《中药材》1996,19(3):125-127
本文对全国4省和46个市县收集的70件诃子商品进行了产区药源调查和商品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市场流通的商品药材主要来源使君子科Combretaceae诃子属Terminalia 4种植物;绒毛诃子、诃子、恒河诃子和大诃子,其中绒毛诃子为主流商品。  相似文献   
19.
提高巴戟天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鸿华  何耀章 《中药材》1996,19(6):273-275
本文研究了立地条件、苗木质量、施肥及农业综合防治等对巴戟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山中下部且有稀疏隐藏地为种植地,用未施化肥的藤直接扦插种植,用蚯蚓粪、过磷酸钙、火烧土及少量石灰作追肥,并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巴戟天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药材GAP,阐述了发展"广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探讨了"广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