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产酶现状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对ABA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ABA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75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来自呼吸道标本。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和E-test浓度梯度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75份标本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菌株占96.00%,产诱导型AMPC酶的占29.33%,产质粒型AMPC酶的占41.33%。多黏菌素B(PLB)和米诺环素(MNO)对产MBLsABA、产诱导型AMPC酶ABA和产质粒型AMPC酶ABA的抑菌率分别是97.22%、100.00%、100.00%和19.43%、4.55%、6.45%。PLB和MNO联合对ABA的协同作用为57.33%。结论ABA的产酶率和耐药性越来越高,其引起的院内感染临床应高度重视。对多药耐药ABA导致的感染建议应用PLB或联合MNO(或替加环素)及舒巴坦治疗,以有效控制感染和防止耐药株在医院内感染的扩散。 相似文献
43.
SZ植物消毒剂对悬液中细菌和病毒的灭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SZ植物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含量,观察悬液中微生物的灭活效果.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SZ植物消毒剂中的熊果酸含量;以活菌计数、噬菌斑计数和细胞感染试验为主要指标,进行中和剂选择试验、杀菌效果观察试验及病毒灭活试验.结果SZ植物消毒剂中熊果酸含量为436.43 μg/mL,在室内存放1年后,含量下降8.07%;SZ植物消毒剂的原液作用5 min,5倍稀释液作用10min,可使悬液中的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能达到100%灭活;原液及5倍稀释液作用20 min,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能分别达到90.97%和51.10%的灭活;1:5稀释的消毒剂消毒3 min能100%灭活f2噬菌体,对PV的灭活达到9.00 log.结论SZ植物消毒剂是以熊果酸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消毒剂,含量稳定.其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44.
f2噬菌体及其宽噬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比较一株分离自污水中的宽噬噬菌体与其原始野生型标准噬菌体f2株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①测定宿主范围;②测定裂菌滴度;③噬菌斑形态比较及超微结构观察;④血清中和试验以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⑤一步生长实验.结果:①宽噬噬菌体株可裂解四种同一属不同种大肠杆菌;②宽噬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针对不同宿主菌发生相应变化;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两噬菌体均为二十面体微球形且棱角不明显,但尾部结构及直径范围存在差异;④中和试验测定宽噬噬菌体及其标准株的抗血清K值分别为41.5及30.0;⑤血清交叉中和试验证实二者在血清学上存在较低相关度;⑥一步生长实验显示宽噬噬菌体较其标准株的潜伏期短,裂解量大.结论:宽噬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其标准株存在显著差异,可独立为一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45.
医院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开创了医院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病案更是一场医疗革命[1].但是随着应用,网络病案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医院病案管理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6.
47.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病首推为人类的隐形杀手。人们对高血压病防治的要求,由过去的把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为唯一标准,提高到既要降压又要改变血液品质,还要无任何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因 相似文献
48.
为测定SZ植物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含量,观察杀菌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SZ植物消毒剂中熊果酸含量为 436. 43μg/ml,在 10 ~35℃存放一年,含量下降 8.07%;经 54℃环境存放 2周,杀菌效果降低小于 5%。SZ植物消毒剂的原液作用 5min,体积分数 20%稀释液作用10min,对悬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率能达到 100%;原液作用 20min,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为 90. 97%。结论,SZ植物消毒剂是以熊果酸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有良好的灭活作用,杀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9.
HBV-DNA含量及Pre-S1检测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与乙肝病毒DNA含量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的关系,为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程度、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检测试剂盒对456例携带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五种HBV免疫模式中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其HBV-DNA定量阳性和HBV-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4.1%和81.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4%和43.7%;其他不同血清学模式组也有不同的阳性率。结论Pre-S1可敏感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乙肝病毒五项标志和前S1蛋白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尿液红细胞荧光检查方法及其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进行荧光定位,以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76例肾病患和163例非肾病患,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荧光着色程度.从而建立红细胞荧光定位检查.用于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作尿沉渣形态学对比检查。结果:用荧光标记的免抗人Ig抗体(抗IgA、IgG、IgE、IgM抗体)分别对176例肾病组患尿中红细胞膜上4种Ig抗体染色检查,总阳性率为97.2%(171/176);形态学检查总阳性率为64.2%(113/176);对163例非肾病患尿中红细胞作Ig染色检查,总阳性率为1.2%(2/163)。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是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