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7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   为了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重建算法在胸部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中的降噪效果,对滤波反投影重建(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图像进行分析。   方法   回顾性纳入47例患者胸部CT平扫原始数据,利用FBP,ASIR混合重建(ASIR50%、ASIR70%),深度学习低、中、高3种模式(DL-L、DL-M、DL-H)共6种,重建出0.625 mm的图像。在每组图像的主动脉内、骨骼肌以及肺组织内分别勾画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内的CT值、SD值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   结果   6种重建图像CT、SD和SNR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种重建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IR在主动脉和骨骼肌处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传统的FBP和ASIR,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需求。而且呈现出DL-H降噪效果最佳、噪声最低,ASIR70%、DL-M、ASIR50%、DL-L、FBP 图像噪声依次增加。通过主观评分的比较发现,DL-H的图像整体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但不能使肺纹理重建更清晰。   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能够有效减少胸部薄层CT图像的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而在3种深度学习模型中,DL-H的降噪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基于脑表面图形和几何深度学习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分类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性能。  方法  纳入临床确诊AD患者76例,健康老年人83例,并按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从受试者的MR成像中三维T1加权高分辨率结构像中构建脑表面图形,进行一系列图形简化操作后将训练集输入几何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测试集对训练产生的预测模型进行性能评估,评估参数包括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在右脑面数为6 000的脑表面图形上训练得到的预测模型取得最佳性能(准确性93.8%,敏感性91.7%,特异性94.1%)。脑表面图形在卷积与池化操作过程中的变化揭示AD患者相较健康老年人存在全脑弥漫分布的脑组织损失。  结论  基于图形数据和几何深度学习的脑形态学分析方法在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和不同层面组合对CT上腹部影像主要脏器边界进行识别,并检测其临床实际应用效能。  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或包括上腹部增强CT检查且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病例2 000例,对上腹部8个主要脏器边界层面(肝上下缘、脾上下缘、左肾下缘、右肾下缘、胃下缘和胆囊下缘)进行标注,利用不同神经网络方法和不同层面组合进行模型训练(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获得边界识别的准确率,并通过识别50例临床数据检测其准确率和临床应用效能。  结果  两种模型按照不同权重比例整合的融合模型准确率最高,EfficientNet-b3模型次之,Xception模型最低。各模型中5层图像识别边界的准确率要高于3层图像的准确率,1层图像的准确率最低。融合模型连续5层图像获得肝上缘、肝下缘、脾上缘、脾下缘、左肾下缘、右肾下缘、胃下缘和胆囊下缘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是91%、87%、92%、85%、92%、95%、76%、74%。融合模型对50例效能检测数据进行识别,获得8个层面准确率为88%、86%、88%、80%、82%、80%、69%、65%;满足临床应用各边界的准确率为98%、98%、95%、98%、99%、98%、80%、77%。  结论  通过增加边界在连续层面的变化逻辑,按照不同权重比例整合的融合模型识别上腹部CT各边界的准确率最高,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较高的临床检查效能。  相似文献   
104.
按揉类手法干预颈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清  赵国红  徐旭 《吉林中医药》2009,29(4):310-311
目的:评价按揉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按揉类手法进行治疗,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量表(SF MPQ)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积分情况进行客观对比.结果:总有效率86.67%,在选阳性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情绪分、PRI总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颈椎功能活动方面,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疼痛强度(PPI)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揉类手法能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男性,19岁,学生。因意识障碍伴抽搐30min于9:50就诊。患者在就诊前日午餐时曾饮白酒500ml(患者平时饮酒量为500ml/次),而后醉眠,于就诊日8:00曾呕吐一次。9:00许同学发现患者昏迷并伴有剧烈抽搐,随即  相似文献   
106.
腹部外伤的腹腔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腹腔镜诊断与治疗腹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5年8月~2001年8月,对具有剖腹探查指征的50例腹部外伤使用腹腔镜诊断,并根据镜检结果决定镜下治疗或中转开腹手术。结果:45例腹外伤于镜下作出正确诊断,11例于镜下作治疗性手术,12例可免治疗性处理;27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7例为腹腔镜辅助开腹或手助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8例,全组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诊治腹外伤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腹部外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左旋门冬酰胺酶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培门冬酶组采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6天,并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46天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及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细胞因子、凝血功能、肝功能。结果 治疗46天后,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比较,培门冬酶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率更高(χ2=4.874,P<0.05)。治疗前及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3.372、3.704,P<0.05)。治疗46天后、随访3个月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兔用膜上皮广泛丧失对角膜形态的影响。方法:用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作对照眼。将一组兔左眼角膜中央8mm上皮刮除,另一组兔左眼角膜上皮广泛刮除,仅保留角膜缘部0.2mm上皮。术后每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4周后测量角膜厚度、前房浓度深度、角膜中央曲率。结果:广泛刮除角膜上皮眼上皮使命愈合时间明显延长,角膜厚度明显变薄,前房深度明显变深,角膜中央曲率明显变大。结论:兔用膜上皮广泛丧失可使角膜变薄,引起角膜曲率变大。  相似文献   
109.
现将我们救治的气管损伤1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年龄2~53岁。开放性气管损伤10例,闭合性气管损伤6例。凶杀伤10例,车祸伤6例。伴吸入性烧伤4例,颅脑、胸腹伤、创伤休克9例,单纯气管损伤3例。1.2临床表现与诊断开放性气管损伤患者中有4例伴有皮下气肿,最明显者表现为大腿中段以上至头面部高度皮下气肿且合并双侧气胸、纵隔气肿;闭合性气管损伤者则主要表现为随呼吸波动的颈部皮下气肿,部分患者伴有纵隔气肿、血气胸等。所有患者均伴有口唇、颜面等部位的明显紫绀,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血氧分压(PaO2)及血…  相似文献   
110.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对 3 4例 (4 7眼 )难治性青光眼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了 1年的随访。结果 :术后前房均形成良好。术后 1年随访 ,Ⅰ型滤过泡 2 7眼 ,Ⅱ型 19眼 ,Ⅲ型 1眼。术后 1周、 1个月、 6个月、 1年的平均眼压值分别为 10 2 3± 6 41、 12 43± 7 62、 16 0 3± 6 19、 18 5 5± 5 95mmHg。视力增进 2 8眼 ,无变化 19眼。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