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19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损伤血管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探讨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干预机制。方法随机将10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及益气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前给予高脂饲料喂养30d,造成高脂血症;然后经右股动脉穿刺球囊扩张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造成颈总动脉管腔的狭窄。手术前1d开始给药,每组动物于术后(5d、14d、28d)处死,取损伤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各组PCNA均表达阳性,模型组明显增多,用益气活血方干预后14d和28dPC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后动脉血管内膜VSMCs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核增殖抗原的表达,抑制血管内膜VSMCs的细胞分裂周期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文献中涩脉主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20年临床文献中涩脉所涉及的疾病、脏腑、证候、症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①涩脉常见于头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高血压、高黏血症等;②涩脉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关系密切;③涩脉多见于血瘀、气滞、气虚、阴虚、痰湿等证;④涩脉多与心悸、胸闷、乏力、头晕、腹胀等相兼出现.结论 涩脉主病纷杂,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不能拘泥于血瘀一证.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传统医药保护问题获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其中,泰国推出了以国家立法形式对传统医药知识做特殊保护的方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本文在介绍泰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基础上,对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文献中涩脉主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20年临床文献中涩脉所涉及的疾病、脏腑、证候、症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①涩脉常见于头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高血压、高黏血症等;②涩脉与肝、肾、心、脾等脏腑关系密切;③涩脉多见于血瘀、气滞、气虚、阴虚、痰湿等证;④涩脉多与心悸、胸闷、乏力、头晕、腹胀等相兼出现.结论 涩脉主病纷杂,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不能拘泥于血瘀一证.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102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分析其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死亡组较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脑出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治疗现状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诊断为GDM的产科住院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与病历调查.所有患者被诊断为GDM后均接受非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给予胰岛素治疗.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患者一般信息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7.
徐慧 《江苏医药》2006,32(6):596-596
老年人由于重要器官功能减退或合并心、肺、脑、肾等疾病,患者承受手术的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较多。而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等优点,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规范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04年7月-2005年4月我院121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方法 6~8周龄SPF级雄性SD 大鼠,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离体培养大鼠气管ASMC,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PD98059组、TGF-β1+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各组大鼠ASMC OD 值,TGF-β1组高于正常组和哮喘组,TGF-β1+ PD98059组、TGF-β1+wortmannin组和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组,TGF-β1+ PD98059+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 PD98059组和TGF-β1+wortmannin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MC中p-Akt的表达,哮喘组高于正常组,TGF-β1组高于哮喘组,TGF-β1+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MC中p-ERK1/2的表达,哮喘组高于正常组,TGF-β1组高于哮喘组,TGF-β1+ PD98059组低于TGF-β1组(P<0.01)。结论 PI3K和ERK信号通路协同调控了TGF-β1刺激哮喘大鼠ASMC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Akt蛋白对支气管哮喘大鼠IL-4,IL-12和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渥曼宁青霉素组(Wortmannin,W组),每组8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各组大鼠于末次激发后24h,放血处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中IL-4,IL-13和IL-12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匀浆中p-Akt蛋白的含量。结果:A组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C组,W组p-Akt蛋白的表达低于A组,但仍高于C组;BALF中IL-4,IL-13的含量A组明显高于C组,W组IL-4,IL-13的含量低于A组,但仍高于C组,BALF中IL-12的含量A组明显低于C组,W组IL-12的含量低于C组,但仍高于A组。结论:哮喘大鼠模型中出现了Akt蛋白的激活,细胞因子失衡可能与Akt蛋白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65例患者,男12例,女53例,平均年龄(32.5±13.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3.6±5.4)年,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的6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53例,平均年龄(35.5±15.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5±6.5)年,应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行Logistic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65例SLE患者中,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有32例(49.23%),较对照组中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15例(23.08%)明显升高;SLE组与对照组MoCA量表比较: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命名、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分析,病程长(OR 2.01,95%CI 1.52~5.84),合并神经系统损害(OR 5.92,95%CI 1.56~8.34),肾脏疾病(OR 3.45,95%CI 1.34~4.72),血液系统并发症(OR 3.73 95%1.05~5.68),药物副作用显著(OR2.92,95%CI 1.13~3.34),社会保障不足(OR 1.45,95%CI 1.04~4.72),达到临床缓解所需时间长(OR 2.73,95%CI 1.05~3.68)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高,病程长,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肾脏疾病,血液系统并发症,药物副作用显著,社会保障不足,达到临床缓解所需时间长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