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为探讨大气PM2.5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与来源,利用超声波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保定市4个国控监测点2014年1月雾霾期间大气PM2.5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并进行污染源分析。结果显示,各监测点大气PM2.5的24 h平均浓度分别为483、442、350、417μg/m3;PM2.5中检出的主要污染物为多环芳烃(11种)、烷烃(6种)和酞酸酯类(2种),其中苯并[a]芘为5.53~7.32 ng/m3。提示调查期间该地区大气PM2.5污染严重,污染源主要为燃煤污染和交通污染。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大黄牡丹汤灌肠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于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P)患者60例纳入本实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黄牡丹汤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加上大黄牡丹汤灌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医治疗,说明大黄牡丹汤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丹参多酚组19例,2组均予以奥扎格雷钠静滴,丹参多酚组加用丹参多酚静滴,疗程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MCP-1及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MCP-1、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丹参多酚组血清MCP-1、IL-10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丹参多酚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0及MCP-1水平。  相似文献   
84.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以大便干结、排便不畅、排便周期延长为主要表现,其中以老年人居多,长期便秘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诱发直肠癌、结肠癌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急诊症状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1月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实验班接受急诊症状诊断学课程学习的学生30名,采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授课,为试验组(n=30)。同时选取2019年9月至11月本校2016级临床医学实验班接受同课程学习的学生3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为对照组(n=30)。比较两组学生的急诊症状诊断学课程的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临床技能成绩[(83.45±3.02)分,(91.34±2.16)分]及理论知识总成绩[(83.12±0.42)分,(89.53±0.93)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34.41;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的问卷反馈评价(包括对急诊症状诊断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解决急诊科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及专注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继续接受该种教学模式的意愿)比较,试验组反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96,6.67,4.36,5.08;均P<0.05)。 结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急诊症状诊断学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联合线下实践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自从Ross等[1]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反应"学说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血管受损后的慢性炎性反应过程。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均可通过一定途径参与颈动脉  相似文献   
87.
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对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授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专业院所与高校加强融合助推课程思政,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人体寄生虫学》打造为一门课程思政的“金课”。  相似文献   
88.
目的:近年研究认为精子dna碎片化是评价精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主要运用吖啶橙实验(acridine orange test,aot)检测不育症患者精子dna 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与精子常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男科门诊376例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改良的neubauer血细胞计数板人工分析精子密度,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分析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分析采用shorr染色法,分析标准采用who推荐的tygerberg严格标准?采用aot检测精子dna碎片化程度?结果:dfi与精子密度呈负相关(r=-0.150,p=0.003)?与精子总活动率呈负相关(r=-0.114,p=0.028)?与精子前向运动率无统计学相关性(r=-0.089,p=0.085)?与精子正常形态率呈负相关(r=-0.155,p=0.003)?结论:精子dna碎片化指数与精子的密度?总活动率及精子正常形态率具有负相关性,aot检测的dfi值为男性不育症的诊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以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试验分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25例,无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胰岛素稳态(HOMA-IR)方法检测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ADMA、VE-Ca)的损伤程度.结果 (1)脑梗死组患者的HOM A-IR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组患者的HOMA-IR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 压组患者(P<0.01).(2)脑梗死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损伤较对照组严重,血清ADMA、VE-Ca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严重,血清ADMA、VE-Ca浓度增高明显(P<0.01).(3)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存存明显的相关性,ADMA随着HOMA-IR的升高而升高,R=0.901(P<0.01),VE-Ca亦随着HOMA-IR的升高而升高,R=0.932(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危险因素越多,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越严重,其机制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引起.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目的 观察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 体内细胞因子IL?22来源细胞的动态变化, 并分析小鼠体内IL?22的主要来源。方法 方法 分别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0、 3、 5、 8、 13周的小鼠淋巴结和脾脏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感染时期 IL?22来源细胞的比例。结果 结果 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 产生IL?22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在所有产生IL?22的细胞中, 有80%左右为T细胞。产生IL?22的CD4- T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3周内明显升高, 而产生IL?22的CD4+ T细胞的比例到感染第3周后才开始升高, 至第8周显著增加。结论 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 IL?22由T细胞和非T细胞两大群细胞产生, 其中T细胞是细胞因子IL?22最主要的来源。产生IL?22的T细胞分为CD4- T细胞和CD4+ T细胞两群, 其中产生IL?22的CD4- 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迅速增加; 而在感染进入慢性期后产生IL?22的CD4+ T细胞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