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HPLC测定香青兰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香青兰药材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测定.结果 所测香青兰药材中山奈素、洋芹素、异鼠李素,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范围分别为6.06~60.60 μg·ml-1(r=0.9996)、3.04~30.40 μg·ml-1(r=0.9997)、2.64~26.40μg·ml-1(r=0.9996).其回收率分别为96.2%(RSD=1.1%)、96.9%(RSD=1.1%)、97.2%(RSD=1.2%)(n=3).结论 所建方法准确、简便,为科学地评价香青兰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成骨细胞共育系,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共育系中对人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维共培养模型建立人内皮细胞/成骨细胞(1∶1)共育系,运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分别在1d、3d、5d、7d时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单体培养以及共育系中的增殖情况;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In cell 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人成骨细胞单体培养和共育系中骨保护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配体(OPG/RANKL)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细胞增殖能力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从第3天开始,共育系中人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优于成骨细胞单体培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细胞培养第8天时分别测定人成骨细胞单体培养组和共育系中OPG/RANKL蛋白的表达,观察到共育系中(10.82±1.08)OPG蛋白表达量明显优于人成骨细胞单体培养组(6.65±0.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共育系中(7.33±0.22)RANKL蛋白的表达含量与人成骨细胞单体培养(7.37±0.85)时表达无差异。结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两种细胞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效应;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能通过促进OPG蛋白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初步评价密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单模拟、多中心的试验设计;以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肝肾不足证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口服密骨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以及仙灵骨葆胶囊模拟剂,3粒/次、1次/d,疗程6个月;以肝肾不足证侯总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为疗效指标,分别评价积分值的变化和疗效。结果:密骨胶囊组中医证候总积分逐渐下降,第1个月末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仙灵骨葆组从第2个月末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密骨胶囊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89.57%、控显率为42.61%,仙灵骨葆组分别为92.04%、40.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终点第6个月末时,两组缓解各单项症状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密骨胶囊可明显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益气化瘀方对神经肌肉接合部施旺细胞的作用和表现。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使用S-100多克隆抗体标记施旺细胞,α-bungarotoxin(α-BTX)萤光结合剂显示运动终板,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给予益气化瘀方治疗,于术后10,20和30天取比目鱼肌,观察神经肌肉接合部施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表现。结果:肌肉失神经支配后,益气化瘀组的末梢施旺细胞在神经肌肉接合部的聚集,出芽数量及突起的延伸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再生期间,末梢施旺细胞与运动终板的接触面及肌肉接合部的再构筑,益气化瘀组亦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结论:益气化瘀方能促进施旺细胞的增生及提高其再生功能,加快神经肌肉接合部的重建,缩短神经再生修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退变椎间盘组织匀浆超氧化歧化醇(SOD)的变化,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造模方法制造颈椎病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通过黄嘌吟氧化醇法测定造模组与正常组的同一节段椎间盘组织匀浆SOD活力值。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椎间盘组织匀浆SOD活力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趋势(P<0.05)。表明椎间盘组织匀浆SOD活力值与颈椎病椎间盘退变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6.
107.
徐宇  陈勇  杨吉龙  朱冠男 《中国癌症杂志》2022,32(12):1133-1146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早期黑色素瘤经手术切除多可治愈,但对于高危型病例(ⅡB~Ⅳ期),辅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药物的蓬勃发展,对于Ⅲ期可切除病例的围手术期治疗理念不断发生变化。本文着眼于外科手术规范及对预后的影响、术后辅助治疗选择、新辅助治疗的进展等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来源于中国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希望为中国Ⅲ期黑色素瘤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生物信息分析是一门基于生物芯片技术和医学统计学的新兴学科,对于中医风湿免疫专业研究生而言,该技术能帮助研究者根据公共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找到潜在治疗靶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独立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风湿免疫研究生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特点和本专业实际情况将本门课程引入日常科研教学中,制定了创新思路和科学道德并重、重视发散思维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方针,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可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作者医院2010—10/2012—12月收治的60例14岁以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上给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定时叩背排痰等,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5000U/kg,2次/d,持续5天;对照组不使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1周内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态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乳酸(lactic acid,LAC)和OI等;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2例患儿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乌司他丁组患儿在治疗3天后PaO2和OI曲线高于对照组,并持续至观察结束。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儿治疗后,PaCO2和OI高,LAC、WBC、PCT和CRP较低,肺部感染和抗生素使用时间较短。除PaCO2外,上述检测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明确,能够稳定病情,缩短肺部感染时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 - myc和PTE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 -9000两步法检测70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 myc和PTEN的表达.结果C - myc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2.9% (51/70),明显高于CIN42.5% (17/40)和正常宫颈组织10%(2/20) (P<0.05); C-myc的表达在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年龄及临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TEN蛋白的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90%(18/20)、CIN57.5% (23/40)及宫颈癌35.7% (25/70)中逐渐下降(P <0.05);PTEN蛋白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年龄、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学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 - myc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 0.484,P=0.000).结论 C- myc和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