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以空腹胃液中挥发性亚硝胺(VNA)和24小时尿N-亚硝基脯氨酸(NPRO)排出量为指标,观察中华猕猴桃汁(简称桃汁)阻断胃癌高发区人群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NOC)合成的阻断作用。受试者服用30ml桃汁后,空腹胃液中VNA总量由平均2.08±1.06μg/L显著下降至0.42±0.43μg/L(P<0.01),阻断率为79.8%。在NPRO试验中,受试验者摄入300mg脯氨酸后,尿NPRO排出量由本底的3.3±1.2μg/d显著升高至9.4±4.7μg/d(P<0.001)。与脯氨酸同时服用30ml桃汁后,NPRO排出量显著降低至本底水平(2.9±1.9μg/d,P<0.001)。上述阻断作用在胃粘膜病变程度不同的三组人群间未见显著性差别(P>0.1)。本研究证实,中华猕猴桃汁能有效地阻断胃癌高危人群内源性NOC合成。  相似文献   
32.
24名胃癌高发区受试者服用300mgL-脯氨酸后,尿中N-亚硝基脯氨酸(NPRO)排出量由本底期的3.3±1.2μg/d升至9.4±4.7μg/d(P<0.001)。与脯氨酸同时服用刺梨汁稀释液30ml(含VC 75mg),受试者NPRO排出量显著下降至2.2±1.2μg/d(P<0.001),并显著低于本底水平(P<0.05)。刺梨汁的上述阻断作用不受胃粘膜病变的影响(P>0.1)。结果表明。刺梨汁对胃癌高发区人群内源性NPRO合成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随着诊断方法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能得到早期诊断。大多数病人通过保守治疗能痊愈,部分病人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治愈。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与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各有利弊。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共进行了147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其中经椎间盘镜下切除术(MED)共31例,占整个手术病例的21%。现将疗效加以比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或(和)麻木,保守治疗3个月~6个月无效;有明显的神经根体征,如感觉减退、肌力下降或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34.
针对性病在我国逐渐蔓延态势,于1996年8月~1997年2月,对上海市在押犯人实施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性病发病状况,探讨防制对策.二调查对象和方法随机抽查上海市监狱、妇教所、拘留所和收审所在押犯258人.询问病史,检查全身皮肤、粘膜及妇科检查,重点检查外阴部及肛门.采集阴道后穹隆及宫颈口(男性取尿道口)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阳性者,再进一步作非淋球菌培养,同时,采血作梅毒血清学RPR检查.性病诊断按卫生部防疫司主编的《性病防治手册》制订的标准.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中 ,应该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95例 7~ 1 4岁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 ,其中 74例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 ,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 ,不成功者给予手术治疗。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另有2 1例进行开放复位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以后二次手术 ,取内固定。结果  74例中 67例手法复位成功 ,成功率为 90 5 % ,骨折愈合时间为 32~ 45d ,平均 41d。 7例手法复位不成功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 2例为小切口撬拨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为 85~ 95d,平均 91d。手法复位组中 <6h就诊 60例中 3例不成功 ,>6h就诊 1 4例中 4例不成功。经随访 1年以上 ,2例有 1 0°左右的旋转。 2 1例手术骨折愈合时间为 75~ 1 50d ,平均 92d。皆于 6个月~ 1年取钢板。结论 儿童前臂双骨折应尽早应用手法复位是重要的 ,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应主动加以克服 ,复位成功率是可以提高的 ,开放复位对儿童前臂双骨折不能作为首选 ,应进一步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观念 ,融入有限的手术 ,便于护理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6.
宋功莹  徐国平 《当代医学》2021,27(14):168-17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伴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STBI伴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早期复苏时间、总输液量、胶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乳酸及红细胞比容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期复苏时间、总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胶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BI伴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总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7.
陈坤山  徐国平  王金鹏  余任喜  杨勇  黄新 《中成药》2014,(12):2479-2482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总黄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连续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血流和血浆一氧化氮(NO)、人内皮素-1(ET-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14 d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ntery,A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治疗组MCA、ACA和PC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MCA和PCA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组患者的NO和t-PA水平升高、ET-1和PAI降低,与对照组相比,NO和ET-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恢复瘫痪肢体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因素对术后采用三维适形预防性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2月15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在本院肿瘤放射治疗科行预防性三维适形放疗,95%PTV,DT:50—60Gy/25—30次,如切缘阳性或纵隔内淋巴结最短径〉0.8cm,则局部加量至60Gy。结果全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5%、57.1%和46.0%,中位生存期为49.08个月。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47.8%、41.1%和94.8%、66.9%、50.8%(P=0.049)。淋巴结转移数1~2枚组和3枚以上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3%、51.7%、42.7%和63.2%、35.5%、35.5%(P=0.028)。淋巴结转移率≤0.15组和〉0.15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0%、65.0%、50.3%和75.6%、35.6%、32.4%(P=0.036)。结论术后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率均对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影响。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生存率越差,应进一步探讨同步放化疗在食管癌术后高危患者中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以来国内地市级医院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现状。方法 通过门诊、电话、信函等方式随访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调查其接受《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制订的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的状况。结果 直肠癌患者共438例,仅有9例患者接受了术前放疗。随访到的有术后放疗指征(T3-4N0M0或TxN1-2M0期)患者293例,接受单纯术后放疗18例(6.1%),术后同步放化疗33例(11.3%);242例(82.6%)未接受术后放疗,其中医务人员未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为173例,占71.5%。结论 临床医生对综合治疗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特别是新辅助治疗的应用还值得探讨和规范。  相似文献   
40.
徐国平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2):3893-3900
英文"primary health care"(PHC)-基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个概念在中国被错误地理解和翻译成"初级卫生保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而专科医疗则被认为是"先进的高级医疗服务"。这种对PHC的错误理解渗透到中国政府和医疗卫生各个部门,在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宗旨和宏观发展战略决策中造成广泛的影响,如政府的卫生政策制定,医疗服务保障制度建立,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布局,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本文全面阐述了PHC的概念在中国是如何被错误地理解并被翻译成中文"初级卫生保健"的,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理解和翻译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primary"和"health care"英文单词的基本含义,关于综合性PHC的概念,全球PHC的正反历史经验和上述错误理解对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以及对整个社会造成了部分伤害。中国正在进行的以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的新医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前期进展,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这个概念还存在广泛而根深蒂固的错误理解。我们希望医疗卫生领域的学者、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官员能够充分理解和接受PHC-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这个正确概念,消除"初级卫生保健"错误观念在发展中国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中的各种影响,促进新医改的健康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享受到新医改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