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抖音新媒体平台上关于新冠肺炎知识科普视频传播效果的相关性指标和视频内容的综合性分析,比较中西医新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科普宣传成效及其差异。方法:参考相关指标,收集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西医自媒体疫情防控科普比中医的影响力更大;西医自媒体抖音号以个人账号为主,官方账号的影响力较弱,而中医恰好相反;疫情防控科普创作时间窗口期在2020年1月20日 -2月20日,后期相关科普作品逐渐减少。结论:加大中医自媒体平台的运营力度,积极跟进时代热点,扩大中医自媒体的影响力;可适当丰富科普视频的创作形式,增加趣味性,提升关注度;提高官方医学科普账号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为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急诊收治的老年CAP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和呼吸频率均高于生存组,长期卧床、误吸、意识障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重症肺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胸腔积液和多叶病变的比例均高于生存组,尿素氮、血肌酐、空腹血糖、CURB-65评分高于生存组,氧合指数和白蛋白低于生存组。分别为年龄(80.3±7.4)岁vs(76.5±6.7)岁、长期卧床21例(25.6%)vs 16例(8.3%)、误吸17例(20.7%)vs 11例(5.7%)、意识障碍17例(20.7%)vs 14例(7.3%)、呼吸频率(28.39±6.87)次/min vs(22.66±5.06)次/min、低血压25例(30.5%)vs 5例(2.6%)、重症肺炎69例(84.1%)vs 85例(44.0%)、糖尿病30例(36.6%)vs 45例(23.3%)、COPD 14例(17.1%)vs 15例(7.8%)、胸腔积液16例(19.5%)vs 13例(6.7%)、多叶病变52例(63.4%)vs 58例(30.1%)、氧合指数296.37±58.10vs 334.71±37.23、尿素氮(10.52±3.36)mmol/L vs(9.21±3.13)mmol/L、血肌酐(90.46±23.21)μmol/L vs(77.74±19.79)μmol/L、白蛋白(31.48±6.02)g/L vs(34.28±3.92)g/L、空腹血糖(9.16±5.40)mmol/L vs(7.14±2.02)mmol/L、CURB-65(2.62±1.01)分vs(1.59±0.75)分(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表明,有6个因素(年龄、呼吸频率、低血压、血肌酐、空腹血糖、多叶病变)对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P病死率高,年龄、呼吸频率、低血压、血肌酐、空腹血糖和多叶病变为老年CAP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使用情况,为加强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应用管理,规范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 –2020年10月我院妇科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出院患者病历信息,统计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诊断、手术名称、单次用药剂量、总用量、总疗程等信息.依据相关共识及参考指南,评价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Galectin.9对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获取野生型C57BIM6小鼠淋巴细胞,利用MACS分选CD4+naiT细胞,并分别向Th1/Th2/Th17/Treg进行定向分化,培养5d。所有亚群细胞各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Galectin-9组和Galectin-9+α-乳糖组。利用流式检测各组亚群细胞的比例,realtime-PCR检测亚群细胞各组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Galectin-9+α乳糖组相比,Galectin.9组Th1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下降,Th2无明显变化,Treg细胞表达增加;T-bet和RORγt的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GATA-3无明显变化,Foxp3的基因水平则升高。结论Galectin-9能抑制Th1和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对Th2细胞无明显作用,同时能上调Treg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6.
D-二聚体峰值变化与下肢骨折、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监测D-二聚体与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入选81名下肢骨折的患者,入院后连续3 d每日检查D-二聚体1次,以后每两日检查1次,取得D-二聚体峰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包括D-二聚体峰值在内的各种临床因素与DVT的关系,并计算何种D-二聚体峰值的截断值对DVT具有最佳的诊断价值。结果 DVT组与非DVT组D-二聚体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0.96 mg/L)vs(0.89±0.71 mg/L),P<0.01)],而两组其他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变量中DVT的独立的预测因素为D-二聚体峰值(OR=2.081,P<0.01)。以D-二聚体峰值大于1.5 mg/L为截断值对下肢骨折患者DVT诊断的符合率是最高的,符合率为77.78%,诊断的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79.31%,阳性预测值为58.62%,阴性预测值为88.46%。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应连续监测D-二聚体含量,如果D-二聚体峰值大于1.5 mg/L,且D-二聚体持续升高则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考虑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静脉造影以明确诊断,进而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7.
吴星棚;黄思琴;冯启廷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1):181-184
<正>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在排卵期或自然周期中测得最大卵泡径线≥18mm时,通过超声检测出子宫内膜≤7mm,就可定义为薄型子宫内膜[1-2]。由于子宫内膜厚度变薄,未能正常的增殖,无法充分向分泌期转化,导致月经异常,月经量减少。对于育龄期的女生来说,子宫内膜变薄可致其容受性降低,胚胎无法顺利着床,妊娠成功率也会下降,带来了身体及心理上的双重伤害[3]。也有研究表明,造成胚胎着床失败的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48.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炎的一种类型。现阶段的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调有关,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及肠道菌群干预具有不错的效果,运动和膳食结构也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此外,肠道菌群代谢组学可深入地表征疾病背后的致病机制,能够发现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以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靶向治疗也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因此,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备受关注,故基于肠道菌群综述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