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2篇
  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前 列腺增生症 (BPH)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疾病 ,其病因多认为与体内性激素的改变有关[1] ,但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BPH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以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48例 ,年龄 5 4~ 72岁 ,平均年龄6 4.5± 5 .3岁。均经直肠指诊、B超探测、膀胱镜、X线尿路造影等检测确诊。无肾功能损害、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其他影响血液流变学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因素。对照组 30例 ,为除外各种慢性疾病的正常健康者 ,年龄 5 0~ 70岁 ,平均年龄 6 2 .5±…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自1999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多节段腰椎峡部裂10例。全部为L4、L5双节段峡部裂,4例伴L5椎体滑脱,6例伴L4椎体滑脱。3例术前没有发现滑脱邻近节段峡部裂。6例行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双椎间融合手术,另4例行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滑脱节段椎间融合及邻近节段峡部与后外侧植骨手术。结果随访10~52个月。按Macnab评分标准,优2例,良6例,可2例。放射学检查显示10例腰椎滑脱复位良好,平均椎间高度由术前8.10mm恢复至术后13.11mm。本组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融合器塌陷,无滑脱复发现象。结论多节段腰椎峡部裂临床少见,术前漏诊率较高。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脊柱节段稳定性、椎间盘退变程度或突出情况等,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后路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手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酶解去除AB型红细胞表面的A和B抗原、实现AB→O血型转变的方法,以获得通用型红细胞。方法联合应用α-半乳糖苷酶和α-N-乙酰半乳糖胺酶酶解AB型红细胞,用单克隆抗-A、抗-A1和抗-B抗体检测酶解效果,用稀有血型抗体检测酶解前后红细胞表面的稀有血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酶解前后红细胞表面A、B、H抗原,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酶解前后红细胞形态,主侧配血试验检测酶解红细胞是否符合临床输血要求。结果A1B和A2B亚型红细胞的A、A1和B抗原均能够完全被酶解去除,酶解前后红细胞的稀有血型抗原不变;流式细胞术显示,酶解后AB型红细胞表面的A和B抗原消失,而H抗原明显增加,和O型红细胞相当;酶解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主侧配血试验证明酶解改造后的AB型红细胞可以安全输给O、A、B、AB等各型受血者。结论联合应用α-半乳糖苷酶和α-N-乙酰半乳糖胺酶成功实现了AB→O血型转变,获得酶解通用型红细胞。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危重脓毒症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ICU危重脓毒症的总体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1088例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致病菌分布及生化指标等,按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院内死亡组与康复出院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康复出院580例(53.3%)。院内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血乳酸水平、革兰阴性菌感染比例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康复出院组,但院内死亡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低于康复出院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危重脓毒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5.
EGF和bFGF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肢烧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39例,EGF组34例,bFGF组37例,对照组26例,分别观察比较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完全闭合时间及肉芽组织成熟度.结果 伤后7,11,14,17 d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0.05);伤后7,11,14 d EGF组和bFGF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创面比EGF组、bFGF组和对照组提前闭合,差异均非常显著(P<0.05),EGF组和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提前愈合(P<0.05).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EGF和bFGF可通过协同作用加速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46.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并确诊1例输入性登革热阳性病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检测结果使用BLAST进行比对;并采用间接ELISA法和捕获ELISA法分别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通过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出该病例呈登革热病毒核酸Ⅲ型阳性;对RT-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登革病毒III型同源性很好;ELISA法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IgM均为阴性。结论通过实验室确诊,该病例为登革热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947.
高燕  魏卫平  徐华 《广东医学》2008,29(11):1874-1874
例1.男,32岁,因发现血压升高2个月收住心内科,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血清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正常,肾功能BUN7.1mmol/L、Cr88.9μmol/L、GFR102.5ml/min。动态血压:日间平均血压140/92mmHg,夜间平均血压122/76mmHg。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右肾大小7cm×2.2cm×3.6  相似文献   
948.
解热镇痛药是目前儿童处方量较大的药品, 我国儿童解热镇痛药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 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对儿童用药安全造成隐患。本文从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解热镇痛药的适应证、剂型/给药途径、用药剂量适宜性、患儿的病理生理特性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供广大药师开展处方审核时参考。  相似文献   
94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2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50.
吴玉平  徐华  毕淑英 《安徽医药》2017,21(10):1872-1874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肺炎患儿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4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加用阿奇霉素前为对照组,加用阿奇霉素治疗2d后为观察组.同时招募45名健康儿童为正常组.记录并分析三组的胃电参数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餐前波形平均幅值(VPP)升高,餐后/餐前功率比(PR)降低(均P<0.05),而餐后VPP、餐前餐后平均频率(F)、餐前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PNSW)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餐前VPP升高、PNSW降低及F加快(均P<0.01),而餐后仅F加快(P<0.01),PNSW和PR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餐前餐后F均增快,餐前PNSW降低(均P<0.01),而餐前餐后VPP、餐后PNSW及PR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炎患儿存在胃电活动异常,阿奇霉素加重了肺炎患儿的胃电活动紊乱,而进食能够改善阿奇霉素导致的胃电异常.此外,研究也为阿奇霉素促胃动力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