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366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1篇
  2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构成,为本地区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2011年11月~2012年8月期间收集到的湖北地区泌尿系结石232例进行成分分析。结果:232例结石中,各成分的检出率为:一水草酸钙(COM)85.34%,二水草酸钙(COD)62.93%,碳酸磷灰石(CA)24.14%,无水尿酸(UA)12.93%,二水磷酸氢钙(PH)4.31%,磷酸铵镁(MAP)6.90%,黄嘌呤1.29%,胱氨酸(CYS)1.29%,方解石0.86%,尿酸铵(AU)0.86%。含草酸钙成分结石86.21%,含磷酸钙成分结石28.45%,含磷酸铵镁成分结石6.90%,含尿酸成分结石13.79%,含胱氨酸成分结石1.29%。混合成分结石181例(78.02%),尿路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14:1。结论:湖北地区泌尿系结石以混合性结石为主,COM检出率最高,其次为COD。结石成分分析对于结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探讨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CT和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显示右侧腰大肌内巨大卵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晰,呈水样均匀密度,邻近肌肉受压,邻近腰椎未见明显骨质破坏。MRI示右侧腰大肌内边界清晰卵圆形异常信号影,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可见多发分隔影。病灶边缘可见包膜影,病灶下极包膜欠完整,病变下极向邻近肌肉浸润,病灶邻近肌肉受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肌内黏液瘤。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AM)、CD34呈阳性。结论腰大肌肌内黏液瘤罕见,其临床和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需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miRNA-143(miR-143)和DNMT3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用miR-143的前体和抑制物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MTT法检测VSMCs增殖情况,qRT-PCR法检测miR-143和DNMT3a的表达,Westem blot法检测DNMT3a的蛋白表达,巢式降落式特异性甲基化PCR法分析miR-143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miR-143的前体干预VSMCs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下降,DNMT3a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而miR-143的抑制物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DNMT3a表达增加;转染miR-143前体后,荧光素酶活性减弱,而用miR-143抑制物作用细胞后,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强(P<0.01);干扰DNMT3a后,miR-143的表达增加,但miR-143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降低.结论 miR-143和DNMT3a相互调控可能是VSMCs增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考察疾病因素对于环孢素A(CsA)在儿童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收集150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不同病种患儿的CsA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考察疾病种类因素对于CsA药动学的影响。采用Bayesian最大后验概率法获取并比较CsA在不同病种患者中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用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自举法(bootstrap)、直观预测检验法(VPC)、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PDE)对最终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最终模型药动学参数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吸收速率常数(k_a)1.22 h-1,吸收时滞时间(Tlag)0.45 h,表观分布容积(V_d)218.18 L,口服清除率(CL)14.45 L·h-1。拟合优度、自举验证、VPC和NPDE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稳定,预测结果可靠。模型结构显示只有患者的体质量和AST值是影响CsA清除率的显著性因素。CsA在AA、HPS和RNS患者中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取了CsA在儿童AA、HPS和RNS患者中的药动学参数,上述疾病因素不会显著影响CsA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相似文献   
57.
目的体外研究红酒多酚成分对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介导的硝苯地平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红酒多酚、人肝微粒体及探针底物睾酮孵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生成量,用来考察红酒多酚对CYP3A4抑制的浓度依赖性。将不同浓度红酒多酚、人肝微粒体与硝苯地平孵育,测定硝苯地平的减少率并计算IC50值。在不同浓度硝苯地平存在下,绘制米氏曲线,得到红酒多酚存在时硝苯地平的代谢清除率CL红酒(Km-红酒/Vmax-红酒),对比空白组,考察红酒多酚对硝苯地平代谢的影响。结果红酒多酚对CYP3A4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抑制效应(IC50=18.29%)。在以硝苯地平为底物时,IC50为25.04%。红酒多酚对硝苯地平的代谢清除率CL红酒为14μL·min-1·mg-1,显著低于空白组(640μL·min-1·mg-1)。结论红酒多酚可通过抑制CYP3A4的活性,减少其对硝苯地平的代谢,具有诱导食物-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58.
虞梅  徐华  陆玉洁  朱致辉  石碧珍 《安徽医药》2018,22(10):1949-1952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因素、手术疗效与预后。 方法 以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低出生体质量NEC患儿为病例组,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住院治疗的146例非NEC低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NEC的影响因素,并分析NEC患儿中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疗效的差异。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与喂服益生菌为NEC的保护性因素,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与输血是NEC的危险因素。手术组的好转率(95.45%)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85.00%)(P<0.05)。 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儿NEC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适合的手术疗法能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罗定市2010—2017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罗定市游泳池中的水进行检测,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2010—2017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02份,其中65份水样合格,总合格率为63.7%,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12.5%、50.0%、100%、55.6%、33.3%、88.9%、75.0%、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合格率最低,为80.4%,其次为细菌总数(82.4%)和尿素(92.2%),p H值、浑浊度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为100%,不同项目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游泳池水合格率最高,为60.9%,市区、乡镇公共泳池水合格率分别为70.0%、61.2%,三者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定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0.
徐华  高钢 《北方药学》2014,(2):13-13
目的:建立暖宫七味丸中各有效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黄精和丁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法专属性强。结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