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隐性知识是支撑中医药学术传承和不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石,其包涵于中医药学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各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庞杂性、高度个体化、对文化背景、地域环境的依赖性和难以显性化等特性阻碍了其准确、广泛的传承。本文对隐性知识在中医药学术传承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人工智能在对知识的学习、处理及实践运用中的优势,提出应将其与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挖掘相结合,能够极大的提高中医药学隐性知识的传承效率和准确度,并扩大服务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方法将人性照护理论实施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结果人性照护组在疼痛、硬结、红肿、发热等方面与传统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或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照护在预防接种中应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减轻了儿童注射疼痛感,提高了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43.
妇人三篇是《金匮要略》中极富特色的篇章,仲景分妊娠、产后、杂病三篇对妇人经、带、胎、产各种疾病进行详细论述。篇中处方用药灵活、不囿于常规,妊娠病篇大胆启用妊娠禁用药,充分体现了“有故无殒”的运用;产后病篇针对小腹疼痛这一主症,参详不同具体见证及疼痛性质运用不同方证进行治疗,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思想;《金匮要略》中所创多方均已成为妇科要方,如温经汤、当归芍药散均可一方治多病,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思想,处处透出“知常达变”之意。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初步获得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指标,并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表现的差异。方法使用德尔菲法对20名全国知名中医专家进行咨询,获得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再对121名气滞血瘀证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检验德尔菲法获取的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根据主病分组比较各项指标敏感度。结果德尔菲法选出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20项,临床调查的检验结果与专家意见有一定出入,其按主病分组比较各项指标敏感度的结果不全一致。结论气滞血瘀证诊断指标在不同疾病中敏感度不同,体现了同证异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5.
芎芍胶囊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芎芍胶囊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血管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4Fogarty导管剥脱损伤腹主动脉内皮后继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兔节段性AS模型。术后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3天组、2周组、6周组,单纯内皮损伤组,普罗布考组,芎芍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及单纯内皮损伤组外均予高脂饲料喂养,对腹主动脉病变最明显处标本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并进行内膜增殖与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内皮后,随时间延长,动脉内膜逐渐增厚,模型6周组与模型2周组及内皮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芎芍胶囊大剂量与普罗布考组可明显减少内膜最大厚度(MIT)及内膜面积(IA),与模型6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内膜增厚,动脉出现早期代偿性扩张,模型2周组内弹力膜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膜围绕面积(EELa)及管腔最小直径(MLD)、管腔面积(LA)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至模型6周时,随内膜进一步增厚,IELa、EELa反而有所缩小,血管代偿性扩张不足,管腔明显缩窄,MLD缩小(P<0.01),各药物组均可增加MLD、LA,与模型6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单纯内皮损伤可能是病理性血管重构的始动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可加重这一病理改变;内膜增殖和病理性血管重构共同参与了内皮损伤后AS管腔狭窄的病理过程;芎芍胶囊通过抑制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干预病理性血管重构,发挥防治AS作用。  相似文献   
46.
川芎赤芍提取物不同配比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的川芎和赤芍有效部位提取物的配伍对大鼠活血化瘀的作用,探讨其活血化瘀的最佳比例关系.方法用肾上腺素建立血瘀动物模型,观察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不同比例组成的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黏附、红细胞聚集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血管明显收缩,血小板聚集性显著增高,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增强且变形性发生改变,大鼠血液黏度升高,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不同比例组成的药对皆有一定程度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其中川芎和赤芍提取物0.45 g:0.45 g组和0.21 g:0.45 g组作用较强.结论川芎和赤芍提取物组成的药对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川芎和赤芍提取物0.45 g:0.45 g组和0.21 g:0.45 g组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47.
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芎芍胶囊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芎芍胶囊和西药消心痛,阿司匹林对照治疗4周。结果:芎芍胶囊组,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6.67%;心电图疗效,芎芍胶囊组,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芎芍胶囊组治疗后全血粘度明显降低,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粘附率亦有明显降低(P<0.05,P<0.01),血小板聚集率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芎芍胶囊组治疗后血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5,P<0.01),西药对照组LDL-C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芎芍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改变和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同时还可降低TC及LDL-C,降低动脉硬化指数。  相似文献   
48.
糖尿病心肌病是独立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情况下的心室功能障碍,可进展为心力衰竭。代谢灵活性失衡是导致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根本因素,其特点是营养感知扭曲、底物转换迟钝和能量平衡受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心脏脂肪酸氧化增加而葡萄糖氧化减少,使心脏代谢灵活性失衡,心脏不能根据条件变化(如进食/禁食、休息/运动)灵活转换底物,使心肌细胞能量生成减少,久之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另一方面,脂肪酸摄取过多超过了线粒体的β氧化能力,引起心脏脂质积聚,葡萄糖氧化减少使进入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及磷酸戊糖途径的葡萄糖增多,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引起糖脂损伤作用,底物代谢异常的中间产物还会诱发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并进一步损伤心肌。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行的主要功能物质,气血之间相互调和共同抵御邪气侵袭及其他应激事件,血气不和则会产生各种病理产物,导致疾病的发生。气血运行与物质代谢在功能及调控方面类似,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等“血气不和”贯穿整个糖尿病心肌病过程,“血气不和”会影响全身物质代谢进而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受损,通过系统阐释“血气不和”与“代谢灵活性”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为益气活血中药通过靶向“代谢灵活性”防治糖尿病心肌病提供科学研究及临床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49.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RS)的预防是世界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的焦点,本研究首次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芎芍胶囊进行西医治疗基础上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对照的预防介入治疗(PCI)后RS的6个月临床观察,分别从冠状动脉造影(CAG)、心绞痛复发、血瘀证候计分及肝肾功能等方向评价芎芍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RS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防治办法。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影响因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对产后出血的治疗重在预防,明确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