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肝硬化与脑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临床并发症十分常见,肝硬化患者多因其并发症住院治疗。近年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病为内科急症,病死率很高,且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有其自身临床特点,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存在一定差异。为及时而准确对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治,本文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2.
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够将胆固醇从泡沫细胞中转运到肝脏,代谢转化为胆汁排出体外,进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称之为HDL的胆固醇逆转运(RCT)。因此,如何提高HDL浓度并促进HDL的功能,充分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研究显示单纯升高HDLC并未发现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揭示了HDL功能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回顾HDL的分子结构、合成、代谢等,重新认识其RCT功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进一步研究HDL的RCT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3.
利心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利心丸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用利心丸、利心丸加小剂量地高辛及常规剂量地高辛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全部患者均常规服用利尿剂、砂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为基础治疗。结果:A、B、C3组患者心功能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和90.0%,B组与A、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左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系统评价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较单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降低收缩压(P<0.01,95%CI:-11.09~-7.10),减少舒张压下降(P<0.01,95%CI:9.16~13.90),缩小脉压差(P<0.01,95%CI:-20.31~-14.1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5%CI:0.92~2.20)。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脉压差,且对舒张压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因此可能适用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5.
老年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亦是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FC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对其治疗和管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徐凤芹教授治疗老年FC特色鲜明、辨证严谨、疗效显著;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虚中夹实,多以肺脾肾亏虚为本,肠燥津亏为标;在治疗上,强调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肺脾肾同补,复气机升降,谨慎运用攻下、滋腻之法;强调血结肠腑常作为病情进展、迁延不愈的重要病理因素,但老年患者多因虚致瘀,强调以补虚之法达到活血通便的效果;对于顽秘久秘,病机复杂者,自拟“加减通幽汤”治疗,全方药性平和、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本文总结徐凤芹诊治老年性FC经验,并整理相关临床案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老年性FC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或溃疡继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从而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7.
早发冠心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预后欠佳。结合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特点,气血失和是发病之基,神不安位是加重因素,迁延心之功用失职。“上守神”思想强调“守脉之神”与“守心之神”两者间的正常维系,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高度契合。本文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临床,通过对“上守神”思想进行经典释义,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从“守脉之神,以调气血之失和”和“守心之神,以安神明之正位”的角度辨治早发冠心病。建立“气血同调发伊始,畅心宁神贯始终”的防治理念,形成畅脉宁神经验方,以期在“上守神”思想指导下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8.
老年肺癌术后肺栓塞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肺癌开胸术后极易发生血栓,栓子脱落容易诱发肺栓塞.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行肺癌切除术106例,经采取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张萍  徐凤芹 《中医药研究》2010,(10):1153-1155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0.
吴立旗  徐凤芹 《中医药研究》2010,(12):1409-14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病人不同证型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的差异性,为高危高血压病人辨证分型标准化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59例住院原发性高危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用相关检验对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虚阳亢证在所调查病例中比例最高(34.4%),肝火亢盛证病人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他证型,阴阳两虚证病人合并冠心病比例最高(56.5%),痰湿壅盛证病人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高(37.7%),肝火亢盛证病人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高。结论中医证型有可能预测高血压心、脑、肾、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特别是高血压心脏损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