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增率颗粒剂对兔实验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由于窦房结及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衰竭或窦房传导障碍导致的以缓慢性为主的心律失常。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安装起搏器对SSS效果可靠,但起搏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复杂,且有副作用。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研制出以温补心肾、益气活血药物组成的增率颗粒剂,临床观察有提高心率、改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对治疗SSS有一定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增率颗粒剂治疗兔急性实验性SSS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增率颗粒剂由生麻黄、制…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一般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 于2021年10月9日—11月9日采集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一般情况、中医辨证信息及血清样本。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参考相关糖尿病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为气阴两虚组、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另筛选3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完成调查的居民共1 18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居民共136例(气阴两虚组35例、痰热互结组34例、血瘀脉络组28例、阴阳两虚组39例)。与对照组比较,阴阳两虚组年龄及BMI升高(P<0.05),气阴两虚组年龄升高(P<0.05)。与阴阳两虚组比较,痰热互结组BMI指数降降低(P<0.05);气阴两虚证组、痰热互结组、血瘀脉络组病程缩短(P<0.05);痰热互结组男性腰围及气阴两虚组女性腰围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4个证型组HbA1...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探讨人参虎杖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Gene Cards、David等数据库和Cyto Scape 3.6.1软件依次检索、分析人参虎杖复方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潜在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其GO生物功能、KEGG疾病信号通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实验验证: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Apo E-/-小鼠2个月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人参虎杖复方水煎剂组,每组6只;同时6只同期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以人参10 g和虎杖12 g折算临床等效剂量制备复方水煎剂连续灌胃12周。采用病理染色、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含量,观察其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结果 人参虎杖复方作用于141个动脉粥样硬化靶点,共有120个潜在有效成分作用于28个核心靶点,其中IL-1β、IL-6、AP-1转录因子亚基(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8、14(MAPK1、MAPK3、MAPK8、MAPK14)、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CCL2)、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可能为人参虎杖...  相似文献   
154.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中医学对芳香类中药的认识和实践历史悠久。笔者通过梳理芳香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应用,探讨其特性及使用的合理性,具体阐述了包括芳香温通—散寒宣痹止痛、芳香化湿—化浊降脂、芳香理气—行气解郁、芳香活血—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醒神益智在内的不同的分类、治法及作用。深入理解芳香类中药,并从芳香类中药角度出发,拓展思路,能够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