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仿盲、3组平行、阳性药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进行丹参多酚酸盐的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共480例,试验Ⅰ组240例,试验Ⅱ组120例,对照组为120例,分别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400mg和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疗程14d,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心绞痛疗效比较,试验Ⅰ组总有效率为88.085%,试验Ⅱ组为89.744%,对照组为67.257%,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中医症状疗效,试验Ⅰ组总有效率为80.426%,试验Ⅱ组为80.342%,对照组为58.407%,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心电图疗效,试验Ⅰ组总有效率为44.444%,试验Ⅱ组为53.086%,对照组为32.530%。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14d后,部分受试者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轻度异常;不良事件12例,10例为不良反应,其中试验Ⅰ组有3例;试验Ⅱ组有5例;对照组有2例。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剂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0—14日在厦门市召开。海峡两岸115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台湾专家19名。会议共收到论文157篇(其中台湾专家41篇),内容涉及理论探讨、实验与临床研究、药物研究、医疗管理、社区医疗服务等多方面内容。经专家评审,有34篇在大会报告。现将主要内容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早发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和住院率不断增加,其起病突然,再发心肌梗死率高,须引起医者重视。“上守神”是《黄帝内经》针刺治疗的总纲,其本意为医术精湛的大夫通过候脉之气血,以行补泻之法,虽言针刺,实则诸治皆然。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于临床,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从“守脉之神,以察气血变化”和“守心之神,以知神明所主”的角度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以益气活血、通脉养神为基础,以理气解郁、宁心安神为关键的诊疗策略。认为在“上守神”思想的指导下,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能够气血同调、标本兼治、心神皆顾,以期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借鉴。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等,纳入速效救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与单纯常规西药(对照组)对比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2009年1月1日—2019年7月15日。由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个RCT,共1 296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RR=0.43,95% CI(0.29,0.64),P<0.000 1]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RR=1.19,95% CI(1.12,1.26),P<0.000 01]和心电图疗效[RR=1.29,95% CI(1.14,1.46),P<0.000 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反应蛋白(CRP)[SMD=-0.55,95% CI(-1.09,-0.01),P=0.0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1.68,95% CI(0.09,30.38),P=0.73]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速效救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AC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和降低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孕妇,26岁。孕25周,孕2产1,第1胎为顺产健康女婴。夫妻双方健康,非近亲结婚。孕妇自怀孕以来无特殊不良主诉,既往体健。超声检查提示: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双顶径约6.2cm,胎心正常,股骨长径5.0cm,右大腿中下段至膝关节上方软组织增厚,其内见囊状无回声区,范围约4.5cm×3.6cm,其内有条状分隔,部分呈多房样改变(图1)。双侧小腿及对侧大腿未见异常。孕40周时顺利分娩一3.5kg男婴,男婴右大腿可见巨大包块,触之软,无压痛,边界不清,同超声检查结果相符合。患儿出生后8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右股部淋巴管瘤。讨论胎儿淋巴系统异常较少见,常…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女 ,73岁。因右上腹疼痛 7d于 2 0 0 2 - 0 7- 0 2入院。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稍膨隆 ,软 ,右上腹可触及一约 80 mm× 6 0mm× 5 0 mm大小质硬包块 ,活动度可 ,莫菲氏征 (+) ,肝区叩痛。腹部 B超示胆囊体积增大 ,约 83mm× 5 5 mm,壁略厚 ,毛糙 ,内见散在强回声光点 ,胆总管宽为 11mm,边缘欠规则 ,胰头区可见一约 39mm× 4 9mm大小的实性结节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内回声不均。腹部 CT显示胆囊明显增大 ,胆囊壁增厚 ,毛糙 ,肝内胆管扩张。强化扫描显示 :胆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德尔菲法确定血瘀证证候特征要素权重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血瘀证证候各特征要素所占的权重,为中医血瘀证证候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编制血瘀证入选指标专家咨询问卷,向全国20位专家发送,回收的资料使用Epidata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变异系数的统计描述和χ2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平均权威系数为0.86,协调系数为0.507(χ2=284.494,P0.001),确定了血瘀证证候各特征要素所占的权重。结论确定血瘀证常见证候特征有18种,并可为制定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中医血瘀证证候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主要表现除直立时血压偏低外,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甚至摔伤。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Xiongshao Capsule (芎芍胶囊, XSC), a TCM herb that can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on the endothelial dependent relaxation function, serum nitric oxide (NO), and plasma endothelin-1 (ET-1)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XSC group and Probucol group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In addition, 20 healthy people were set as a normal control group. Plasma ET-1, serum NO, the internal diameter of basal brachial artery, endothelial dependent flow mediated dilation (FMD) and non-endothelial dependent nitroglycerin induced dilation (NID) to the tri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to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FMD of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was damaged obviously, the serum NO level decreased, plasma ET-1 increased (P<0.01), NID also decreased (P<0.05), the internal diameter of basal brachial artery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P>0.05). After the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were treated with Xiongshao Capsule for 12 weeks,FMD increased evidently, plasma ET-1 decreased, serum NO and the ratio of NO/ET-1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level before therapy and Probuc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P<0.01), NIDdidn′t change obviously (P>0.05). Conclusion: XSC could regulate vascular activity factor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endothelial dependent vascular dilation of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