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539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从培训角度改进急诊气道管理,探讨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培训模式。方法根据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临床处理原则,结合临床实际流程,设计气道管理培训课程。课程以气道管理的CHANNEL流程为主线,重点讲述人工通气和氧疗技术,快速诱导插管技术。授课过程以临床处理流程为主线,采用实物展示、视频演示和事物联系的方法进行讲解。以自由报名或定向招生开课。课后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急诊气道管理课程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国13个城市举办了15场培训,参加学员566名。收到反馈问卷185份,单项课程内容,学员认为较难理解的部分前三位是氧疗(48人,25.9%)、CHANNEL流程讲解与演练(48人,25.9%)、快速诱导插管流程(47人,25.4%)。课后41人(22.2%)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140人(75.7%)部分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4人(2.2%)依然采用原来的工作流程。结论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课程符合目前临床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63.
张川  王凯  王豪  张力  胡富贵  左川  刘浩  徐军  邓林  向乾虎 《四川医学》2020,41(4):354-360
目的评估Notch配体Dll-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评估Dll-4在膀胱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目标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10例正常膀胱镜体检组织作为对照。在蛋白和基因水平分析Dll-4表达同膀胱癌,肿瘤大小、级别、复发及转移、预后的关系,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分析验证研究结果。结果 Dll-4在膀胱癌组织中检测,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ll-4在高级别肿瘤中表达较低级别明显增高,但在RT-PCR及Western-blot检查中未见明显差异,Dll-4高表达同肿瘤复发、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Dll-4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同时Dll-4作为潜在的膀胱癌靶向治疗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李晨  徐军  于学忠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0):1589-1595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输血相关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定义基于临床和影像学参数.TRALI分为免疫介导性和非免疫介导性,患者基础情况和输血因素共同决定着TRALI的发生.TRALI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使用女性供血者血浆制品及避免输注多个供血者的混合血浆.但目前所有预防措施只能减少而不是消除TRALI的发生,且对于这种危及生命的综合征尚无明确治疗方法,因此防治TRALI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对TRALI的定义、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管内膜外翻移植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缺损长度0.5~3.0 cm)采用自体静脉内膜外翻移植桥接修复。结果 1例失访,19例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优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对较粗大的神经缺损者,自体静脉管内膜外翻桥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巴士球联合虚拟现实(VR)体感游戏在脑瘫(CP)患儿康复中的效果及其对粗大运动、平衡功能及三维步态时空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CP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士球+VR体感游戏,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1、3个月后粗大运动、平衡功能(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外周面积)、三维步态时空指标(步幅、步长、双支撑相)、被动活动及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腓肠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中值频率(MF)]、日常生活能力(ADL),并比较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D区、E区粗大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单位面积轨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轨迹长和外周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步幅、步长均大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双支撑相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被动活动状态下iE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iEMG、MF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巴士球联合VR体感游戏可改善CP患儿粗大运动、平衡功能,降低被动状态下肌张力,提高步长,减少患儿双足支撑相时间,对提高CP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及家属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闵行区115 463例妇科普查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巴氏涂片法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法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病变HPV多重感染的比例及基因型分布。【结果】普查人群HPV感染率为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其中多重感染占21.02%,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六重。604例宫颈病变者HPV感染率为94.21%,均为高危型,其中多重感染占23.73%,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四重。多重HPV感染与单一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感染亚型的增加宫颈病变例数趋于减少,病变级别越高减少越明显,宫颈鳞癌组多重感染率仅为15.69%,与LSIL组及HSIL组比较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HPV单一感染亚型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HPV16、52、58、18、33型,HPV16型占38.71%。多重感染以合并HPV16型感染为主,占56.30%,宫颈鳞癌占比达100%。【结论】HPV多重感染不增加宫颈病变的机会,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型别无相关性,而与感染HPV的基因型有关。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型特别是包含有HPV16型的多重持续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68.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将改良(牙合)型理念应用于单颌总义齿修复中,并对其咀嚼效能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检测.方法 选择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志愿者,制作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戴用至少2个月后,采用多筛法对其咀嚼效能进行检测,利用Rosin-Rammler等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14名正常年轻人的咀嚼效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Rosin-Rammler等式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咀嚼杏仁20次和吞咽前食物颗粒分布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采用t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咀嚼20次和吞咽前咀嚼效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总体满意度接近70%.结论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在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患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9.
等速测试程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等速测试自1969年Hislop和Peric率先应用以来,迄今已近30年。虽然大量的研究已为等速运动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创造了运动功能评估的客观手段,但是等速测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仍存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等速...  相似文献   
70.
腰椎牵引技术是治疗下腰痛等腰部疾患的一个重要康复手段。该文将在参考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腰椎牵引技术的生理效应、应用方法,以提供腰椎牵引技术在康复医学中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