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魏仁波  张唯力  徐光勇  李强  卓晖 《四川医学》2012,33(10):1741-1743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冲洗法对膀胱内血块清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反复膀胱内淤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肛管、前列腺电切镜、电动负压吸引器和Ellik联合使用,对膀胱内淤血患者进行血块清除,术后用恒温生理盐水进行持续膀胱冲洗。结果血块均顺利清除,前列腺电切镜检查均顺利进行,术后复发率低。结论简易膀胱冲洗法安全、可行,能够有效地清除膀胱内血块,且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系统评价坦索罗辛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在线数据库, 纳入坦索罗辛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 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 并提取有效数据, 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 涉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8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 与经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比较, 经坦索罗辛辅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1)结石清除率提高(RR=1.25,95% CI:1.12~1.40, P<0.000 1);(2)平均结石排出时间缩短了2.99 d(95% CI:-3.61~-2.37, P<0.000 01);(3)肾绞痛发生率及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降低(RR=0.39,95%CI:0.26~0.57, P<0.000 01;WMD=-10.94,95% CI:-21.30~-0.58, P=0.04)。结论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能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平均结石排出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及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改良腰部斜切口在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该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1例,采用传统腰部斜切口患者32例为传统组,采用腰部直切口手术患者26例为直切口组,采用改良腰部斜切口手术患者43例为改良组,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和结石移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部斜切口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延长移植物存活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基因转移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移植耐受的诱导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转基因与移植耐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提高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yeloureteric iunction,PUJ)梗阻的认识及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排泄性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urography,RGU),CT检查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8例患者.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地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病变的程度以及肾积水.结论:尿路造影结合cT检查能对梗阻部位和肾功能做出判断,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病变诊断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依据温阳通络法组方的甲癣洗剂治疗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104例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Ⅰ组外用甲癣洗剂,治疗Ⅱ组口服伊曲康唑,治疗Ⅲ组外用甲癣洗剂联合口服伊曲康唑,疗程3月。结果:治疗Ⅰ组(甲癣洗剂组)痊愈率为26.1%,总有效率为60.9%,真菌学转阴率为42.4%;治疗Ⅱ组(伊曲康唑组)痊愈率43.9%,总有效率为88.5%,真菌学转阴率为66.7%;治疗Ⅲ组(甲癣洗剂+伊曲康唑)痊愈率为68.0%,总有效率为96.0%,真菌学转阴率为71.4%。结论:温阳通络法联合伊曲康唑是治疗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正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通过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病人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很多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大,肝功能损害是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重度肝损害并最终导致肝衰竭死亡的病例比较少见。现将HAART药物致HIV感染者肝衰竭并死亡1例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58.
徐光勇 《中外医疗》2014,(5):62+64-62,64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2013年7月于普洱市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组选取病例中治疗后3个月死亡3例,占7.5%,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Child—PughC级4例。肿瘤在治疗后缩小25例,占62.5%,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肿瘤组织经病理检查完全坏死10例,占25.0%。术后4—5周行腹部cT检查,依据瘤内碘油分布按4型划分:I型15例,占37.5%,即完全型;Ⅱ型12例,占30.O%,属缺损型;Ⅲ型7例,占17.5%,属坏死型或簇集型;Ⅳ型6例,占15.0%,属稀少或稀疏型;生存时间平均为(16.1±3.2)个月,5例生存〈6个月,7例为6-9个月,11例为9~12个月,14例为12~24个月;〉6个月存活人数居较高水平,占86.5%,与〈6个月较少,占13.5%,X2=4.79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TACE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TACE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肾脏损伤分型在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肾脏损伤分型在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0年8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98例肾脏损伤资料,其中男78例,女20例;年龄11-80岁,其中<40岁66例,占67.3%。本组挫伤60例,血肿16例,裂伤6例,粉碎伤16例;以直接打击伤、坠落伤和交通伤为多,分别为50例(51.0%)、27例(27.6%)和14例(14.3%);血尿96例,其中肉眼血尿52例(53.1%),镜下血尿44例(44.9%)。本组均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标准委员会 制定的肾脏损伤 标准分型。结果:I型60例,Ⅱ例16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16例。Ⅰ-Ⅲ型肾脏损伤均为保守,Ⅳ型行肾脏修补术,V型行肾脏切除术。98例全部治愈。结论:肾脏损伤分型与患者的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血尿程度以及治疗方式均有关,临床可根据分型情况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0.
体外冲击波碎石致肾包膜下血肿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目前已成为治疗尿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近年亦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报道 ,我科收治ESWL致肾包膜下血肿 2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5 0岁。因左侧腰痛 ,B超诊断为左肾结石 ,2 0 0 0年 8月 2 1日在外院行ESWL ,冲击 2 5 0 0次 ,未见结石排出 ,1d后行第 2次ESWL ,冲击 3 0 0 0次 ,工作电压不详。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 ,仍未见排石 ,自感患侧腰痛 ,B超示左肾血肿 ,予抗感染、止血治疗。 1周后转入我科。CT检查示左肾后缘包膜下有 10 .0cm× 9.8cm× 13 .0cm的巨大血肿 ,左肾下极内有一直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