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9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126篇
  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原发性脾脏肿瘤23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检查均首先发现脾脏肿块,14例再行CT检查,8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11例综合诊断为脾脏囊肿,8例术后病理证实;10例综合诊断为脾脏恶性肿瘤,8例术后病理证实。全组中20例行手术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无手术并发症。脾脏良性肿瘤预后佳,8例脾脏恶性肿瘤仅2例存活至今。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为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良性肿瘤尽量保脾,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脾切除术及术后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2.
腹膜外结肠造口在Miles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的操作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 4 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Miles术 )时施行腹膜外结肠造口。结果  4 5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2~ 3个月后大便成形 ,便前腹部有胀感 ,有一定的意识控制作用。结论 腹膜外结肠造口是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3.
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6d左右(3~26d)。手术治疗14例,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1d(5~36d),平均住院时间为22d(8~60d);非手术治疗34例,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6d(1~28d),平均住院时间为12d(3~38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减少手术创伤及抑制炎症反应对其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4.
2006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监测点2006年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四川的9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了2006年监测工作。结果9个点的钉螺面积在3770~86630m2,钉螺密度在0.01~3.26只/0.11m2,平均钉螺密度0.33只/0.11m2;仅在东坡点发现感染钉螺1只。东坡点未查出病人,其他各点感染率在0.16%~1.49%,全省平均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0.91%,家畜平均感染率为1.91%。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但应加强巩固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准确、及时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为制订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样方法对全部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查螺。结果 5年中四川省的有螺面积由351 853m2下降为142 983m2,活螺密度由0.70只/框(每框=0.11m2)下降为0.33只/框,钉螺感染率由0.06%下降为0%,2007-2009年全省均未发现阳性钉螺;但沟渠仍是该省钉螺最多的环境。结论各监测点螺情指标2009年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四川省应进一步开展监测和巩固措施,防止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的疫情反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比分析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间住院的PM和DM患者共32例,对其年龄、住院时间、肌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股四头肌MRI、肺高分辩率CT(HRC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M组和PM组患者在年龄、肱二头肌力、股四头肌力、住院时间、ESR、CRP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水平PM组(3032±2973)U/L显著高于DM组(390±94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DM和PM患者颈肌受累、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间质性肺炎(IL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M组患者(P=0.021),且MRI上水肿信号的改变比PM患者明显。PM组对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优于DM组(P=0.013)。4例死亡均为DM患者,3例死于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后呼吸衰竭,1例死于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DM患者CPK水平不及PM患者高,但并发ILD较多,预后较PM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血黏度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4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一体化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连续3周。对照组给予黄芪30 mL/d静滴。观察治疗前、后,第1、3、6、9、12月后,尿白蛋白、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尿蛋白、血黏度均有显著下降(P<0.05);前列地尔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进展,这种差距逐渐减小,至第12个月末两组之间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血黏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至9个月时,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列地尔短程治疗糖尿病肾病,控制蛋白尿、降低血黏度、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对糖尿病肾病远期的肾保护有一定的局限性,在1年内这种保护作用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三叶肽TFF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腺瘤、腺瘤恶变、大肠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FF1因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TFF1无表达,而大肠癌组织中TFF1表达明显,且与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腺瘤恶变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F1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 结论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TFF1的表达增高,提示TFF1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坐药丸(阴道后穹窿置中药丸)妇卫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5例符合入选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自拟坐药丸妇卫康治疗盆腔炎:对照组57例,给予口服抗生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7%,对照组总有效率82.46%,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χ2检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坐药丸妇卫康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并且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在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中,增加了更简便,副作用小,疗效好,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蜡梅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量的方法。方法 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2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376、222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结果 山蜡梅叶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10.02~50.10、10.04~50.20、10.04~50.20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3%、96.68%、97.22%。结论 本方法用于山蜡梅 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的定量测定,具有快捷、简便、准确的特点,能够多成分综合评价该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