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5 毫秒
221.
李丽  杨云  夏琳  徐丹丹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746-1747
了解洪山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情况,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武汉市洪山区2018年1-6月发生的5起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以及所有肺结核散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结果 5所学校筛查的聚集性疫情病例和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分别为12.24%和0.63%,胸片异常率为4.67%和0.88%.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PPD筛查强阳性反应率高于散发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2,P<0.05).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的患病率高于散发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P<0.05).单纯PDD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服药率为40.48%.结论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和罹患肺结核.及时规范进行结核病筛查,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对单纯PPD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可降低感染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22.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综合分析方法,对特种玻璃棒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确定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显示,现场作业人员接触的各类粉尘和毒物浓度均低于行动水平,接触噪声8 h等效声压级85d B (A),但玻璃熔炼时接触高温的WBGT指数为33.9~35.4℃,属于高温作业岗位。该玻璃制造过程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玻璃熔炼环节。  相似文献   
223.
胃肠外科患者术中常放置胃造口管、空肠造口管,以备术后引流及输注肠内营养。该类管路大多以橡胶做成,前端为开放式,露出体外部分较短,给护理造成不便。鉴此,笔者将一次性肠外营养3L输液袋移液管路(台湾通诺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224.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异常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由于导尿管的插入留置,细菌容易附着在导尿管表面生长,由插管引起的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40%左右,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机会明显增多.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多采用膀胱冲洗以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但所有导尿管都没有供膀胱冲洗专用的通道,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膀胱冲洗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连接不紧密、易造成气囊破裂及逆行感染等缺点[2].我科采用改良膀胱冲洗装置,方便有效,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25.
外科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夜间急诊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而夜间多由低年资护士一人值班,除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巡视病房、接待新患者外,还要执行各种临时医嘱和护  相似文献   
226.
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本文就如何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从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课教学基本内容的整合与创新;研究型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实验课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提供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开放平台等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及其在实践中的改革与尝试,旨在能够为生物制药专业实...  相似文献   
227.
背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重要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干细胞移植的重要研究方向。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毒性大,预处理相关死亡率高,从而探索理想的预处理方案,期望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减少复发。 目的:观察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3-11/2008-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8例,均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2.0~3.0 g/(m2•d)×2 d,持续24 h静滴;马利兰4 mg/(kg•d)×3 d;环磷酰胺50 mg/(kg•d)× 2 d;甲基环已亚硝脲25 mg/(m2•d)×1 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d)×4 d。在改良方案的基础上加大阿糖胞苷剂量1倍,且改为持续24 h静滴,使预处理强度增加,促进造血干细胞持久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在经典的甲氨蝶呤方案基础上将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提前至-7 d(回输干细胞前为-)使用。患者移植前后进行ABO血型及DNA检测。 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造血重建检测:8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未发生预处理相关死亡。造血于细胞移植后-3~+7 d白细胞降为0,并持续3~22 d,+10~+21 d白细胞>1.0×109 L-1,+11~+51 d血小板>20×109 L-1。②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情况:8例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Ⅳ级(肠道)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Ⅱ级3例。提示进一步改良BU/CTX方案其不良反应小,优于经典的全身照射/CY方案,且简便易行,抗白血病作用确实可靠,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8.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是当前健康志愿供者采用的主要方法。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中已发生少数严重不良反应,这引起了国人对中国非血缘健康供者安全的忧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动员剂对健康志愿供者有何影响?是否安全?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正常供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3-01/2008-12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 μg/(kg·d)动员剂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赠者16例,观察动员及采集过程的不良反应,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CD3、CD19、CD3+4、CD3+8细胞比值在动员前后变化,并随访所有供者。 结果与结论:10例供者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过程中无任何不适,有3例出现低热,头痛、肌肉及骨骼疼痛、腰痛等,3例供者出现发热,其严重程度均在Ⅰ级,但无需终止动员。白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数量较动员前升高,停止动员后3 d全部供者的白细胞恢复至动员前水平。血红蛋白、血小板、CD3、CD19、CD3+4、CD3+8细胞比值在动员前、动员后72,96 h无明显变化。提示健康供者可耐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 μg/(kg·d),动员和采集过程;且对T细胞亚群无影响。  相似文献   
229.
徐丹丹 《医疗装备》2011,24(9):83-83
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在外科使用较为广泛。因卧床病人活动受限,长期腹泻,而污染床单,甚至会造成褥疮的危险,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室利用一种负压吸引器的方法,经过l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的用法将肛管由肛门插入直肠,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器的位置最好低于肛门位置),排除肠腔内的粪便。  相似文献   
230.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防治策略。方法对22例PB-SCT患者采用充分水化、碱化,加强利尿,应用美司钠及抗病毒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例出现迟发性HC,经水化、碱化、利尿及抗病毒联合治疗后痊愈。结论充分水化、碱化,加强利尿,使用美司钠及抗病毒药预防及治疗HC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