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观察间歇性外斜视术前双眼视功能状态和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与恢复,分析双眼视功能对术后眼位正位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47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近立体视、双眼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的变化,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双眼视功能的缺陷和术后的恢复重建,并对两者进行对比,观察双眼视功能的存在、恢复和重建对术后维护眼位正位的作用。
  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双眼视功能不同程度受到破坏,远立体视破坏最早、最多;术后各项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恢复和重建,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存在或部分存在双眼视功能的患者相比其丧失者术后正位率明显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对维持眼位正位很重要。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对远立体视功能破坏发生最早,术后双眼视功能均有明显的恢复和重建,术前相对好的双眼视功能可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增加术后眼位正位率,甚至达到功能性治愈。选择以远立体视破坏为手术时机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从夏天无中筛选与高表达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作用的活性成分,并考察其对β1-AR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β1-AR细胞膜色谱与UPLC/MS联用分析方法筛选鉴别夏天无中的活性成分;用美托洛尔(10μmol·L-1),药根碱(1,5μmol·L-1)处理β1-AR/CHO-S 24 h,换异丙肾上腺素(50μmol·L-1)损伤细胞10 h后,ELISA法测定活性成分对β1-AR下游因子c AMP,PKA水平的影响,评价其对β1-AR的抑制作用。结果:药根碱是夏天无中作用于β1-AR的活性化合物;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ISO组相比,药根碱和美托洛尔对c AMP,PKA水平均有下调作用(P0.01)。结论:药根碱是夏天无中具有β1-AR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建立的β1-AR/CMC-offline-HPLC/MS分析方法可快速有效筛选出作用靶点明确的活性成分,且筛选结果与生物效应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构建不同长度人CYP3A4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予鉴定,检测L02细胞中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并分析AFB1处理对其影响,找出AFB1调控人CYP3A4基因可能的启动子区域.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不同长度人CYP3A4基因启动子片段,将其插入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basic中荧光素酶编码序列之前,构建含不同长度CYP3A4启动子的报告质粒pGL3-basic-CYP3A4-1~7,将报告质粒转染L02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来表示CYP3A4对应启动子片段的转录活性.检测各报告质粒在AFB1处理下与DMSO对照相比荧光素酶活性上升的比例,找出AFB1上调CYP3A4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作用区域.结果 报告质粒测序结果证实,上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报告质粒转染L02细胞,AFB1和DMSO处理后检测结果表明pGL3-basic-CYP3A4-1~6和pGL3-basic-CYP3A4-7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受AFB1上升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L3-basic-CYP3A4-1至pGL3-basic-CYP3A4-6这6个报告质粒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受AFB1上升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CYP3A4基因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确定AFB1可以通过调控CYP3A4启动子-200~0 nt的结合位点来上调CYP3A4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14.
〖HT5"H〗摘要 目的 〖HT5"SS〗了解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变迁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该医院连续5年发生92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从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927株,年平均分离率14.9%,有86.9%分离自痰液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和呼吸科。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尚比较敏感;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接近50%;其中有22.87%为多重耐药菌株。 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5项筛查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筛查效果,寻找早期临床诊断最佳筛查组合。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214例,以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作为参照,分别接受5项筛查方法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分析5项筛查方法和TCS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不同组合的筛查效果,评价各组合与NCV的拟合度。结果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和刺痛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21%、76.87%、29.41%、36.26%、34.54%和69.57%、62.78%、92.26%、89.25%、85.69%。5项筛查方法和TCSS切点≥6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94%、67.65%、82.19%、79.28%、0.58和78.21%、84.11%、89.33%、69.40%、0.62。5项筛查方法与T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项筛查方法中选取1、2、3、4、5项作为组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分别为0.71、0.75、0.77、0.78、0.79。AUC值拐点出现在5项选取3项的组合中,其中踝反射+振动觉+温度觉组合AUC值最高。结论踝反射+振动觉+温度觉为最佳筛查组合,与NCV有较好的拟合度,可全面、准确筛查DPN。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分级运动想象疗法(GMI)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6)。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每日30min的分级运动想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患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采用下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改良Fugl-Meye下肢运动评估量表(mFMA-LE)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步行相关改良Barthel指数(wr-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期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mFMA-LE、wr-MBI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7.
基因打靶技术(gene targeting),又称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在生物体内诱发精确、定向的基因删除或替代,从而对细胞基因组进行定位、定量的改变.目前基因打靶已经被证明为精确修饰基因组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笔者对34例卵巢癌术后患者应用腹腔灌注大剂量卡铂化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34例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45岁,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1·2灌注方法患者平卧,暴露腹部,以脐与髂前上棘(左或右)连线的中、外1/3交界  相似文献   
119.
1  病例资料男 ,33岁。主因发热、头痛 1天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青霉素皮试阴性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5 0 0ml+青霉素 80 0万单位 ,每日 1次 ,于第 4天输入同样溶液 30ml后 ,出现胸闷 ,心悸 ,头痛 ,呼吸困难 ,呼吸 30 /min ,大汗淋漓 ,面色苍白 ,全身肌肉震颤 ,心率 15 0 /min ,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 ,血压 70 / 4 0mmHg。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静脉滴注青霉素 ,采用头低足高位、吸氧、0 1%肾上腺素 1mg肌内注射及输液静脉滴注氢化可地松、肌内注射异丙嗪 5 0mg等急救。 10分钟…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选择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工艺最佳条件。方法 据生产条件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对其进行Fe3^ 离子限量检查、折光率检查和Fe2^ 离子含量检查。结果 制备工艺最佳条件为:铁粉和硫酸反应温度为60℃,硫酸亚铁和硫酸铵投料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大约2h。结论 按最佳条件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所得产品产率为62.2%,Fe2^ 离子含量为98.2%,Fe3^ 离子限量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