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7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615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91篇
基础医学   715篇
口腔科学   312篇
临床医学   2859篇
内科学   1392篇
皮肤病学   132篇
神经病学   358篇
特种医学   7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25篇
综合类   5172篇
预防医学   2050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1889篇
  21篇
中国医学   1822篇
肿瘤学   564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945篇
  2010年   845篇
  2009年   846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891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10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490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椎骨密度、胸腰段骨折、是否存在椎体内骨坏死等)、手术因素(手术方式、骨水泥量、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还是均匀弥散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是否足够等),并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局部Cobb角及骨水泥再塌陷例数。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的因素纳入单因素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0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1.0±3.5min。2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6±1.1年,随访期间共有30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椎体再塌陷,再塌陷率达12.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骨水泥剂量、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等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是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存在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呈团块样分布、骨折线区域骨水泥填充不足可能是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发生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Ⅱ、Ⅲ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介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新方法。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24例,按Ne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1例;伴肩关节脱位5例。螺旋内固定器治疗6例、T型钢板治疗18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2个月。患肢功能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螺旋内固定器及T型钢板均为83.3%。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螺旋内固定器固定,伴有肩袖损伤时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探讨其基因表达谱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株,建立对顺铂耐药的SGC7901/DDP细胞株.应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HG-U133 Plus 2.0筛选SGC7901和SGC7901/DDP的耐药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 建立可耐受1.0 mg/L顺铂浓度的耐药株SGC7901/DDP,耐药指数22.85.应用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检测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得到在耐药细胞株和敏感株中表达差异大于10倍的基因共107条,其中JNK1和JNK2为与耐药相关的明显上调基因.Western blot证实JNK的磷酸化活性形式P-JNK在耐药株中表达明显升高.SP600125抑制P-JNK表达后耐药蛋白P-gp表达明显减低.结论 高通量的基因芯片筛选得到大量有意义的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差异基因,P-JNK可成为逆转耐药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理论基础、俯卧位通气的优越性和改善ALI/ARDS患者氧合状况的机制,分析了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适应证、应用时机、禁忌证、并发症及治疗时间,提出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实施方法和护理,以期为临床俯卧位通气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验证及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进行评价与验证。方法 2001年至2007年上海七家肝移植中心施行的肝癌肝移植病例共94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符合米兰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并作比较。结果符合米兰标准(369例)、加利福尼亚标准(470例)和上海复旦标准(554例)的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8%和74.1%、66.0%和73.6%、63.9%和70.4%。三种标准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符合米兰标准的病例相比,超出米兰标准但符合上海复旦标准的185例,其术后4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5%、65.0%,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上海复旦标准适度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范围且生存率满意,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996.
虚拟手术通过人机交互,将手术台上医师对病人的诊疗行为数字化,映射到虚拟桌上排演程序对虚人遥控开刀的动画。本文报道一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展示以Mimics中的Simulation性能模拟截骨、植入假体的过程。这类模拟手术在术前获得了手术部位信息,为置换术中的截骨正畸、假体植入等操作提供精准的预判,术中失误将随之减少,实习生也将因此而熟习外科教程,无论对临床或教学都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术后放疗联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12例,24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量依切缘大小而异,每次注射量不大于40mg,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局部浅层放疗3天;第二组:11例,22个瘢痕疙瘩(手术+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3天;第三组:17例,23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刻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5.83%、77.27%、52.17%。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测压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前评估肛门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肛肠动力检测系统(ARM)记录10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前的直肠肛管压力指标,采用向量测压软件分析系统临床数据。结果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比健康者轻度升高,直肠最小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比健康者明显升高;不同性别患者的肛管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及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和≥60岁组的直肠癌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都是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肛门直肠测压可以了解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情况和评估患者的持便控便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坐骨神经许旺细胞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SD幼鼠坐骨神经体外培养许旺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许旺细胞纯度.将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含与不含VPA( 1.0 mmol)的血清培养液,处理后分别于0、12、24、36、48和72 h采用4-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法检测雪旺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鞘相关蛋白(MAG)和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AP-43、MAG和MBP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24、36 h和48 h实验组许旺细胞增殖率显著增加,以48 h两组差别最为明显(P<0.01);在24、36 h和48 h实验组GAP-43和MA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在36 h和48 h实验组MB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临床使用剂量的VPA促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许旺细胞增殖、上调GAP-43、MAG和MBP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磷酯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在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250 ~ 28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o组)、七氟醚后处理+二甲基亚砜组(Spo+D组)和七氟醚后处理+ 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Spo+L组).I/R组、Spo组、Spo+D组和Spo+L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o组、Spo+D组和Spo+L组进行七氟醚后处理:再灌注前1 min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达到2.5%~3.0%,持续吸入5min; Spo+L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LY294002 0.3 mg/kg,Spo+D组给予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再灌注120 min时,每组取10只大鼠,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清LDH、CK-MB的活性和cTnI浓度.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心脏,分离左心室,计算心肌梗死体积;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Akt、磷酸化Akt(p-Akt)、eNOS和磷酸化eNOS(p- eNOS)的表达,计算p-Akt表达与Akt表达的比值(p-Akt/Akt)和p-eNOS表达与eNOS表达的比值(p-eNOS/eNOS).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血清CK-MB、LDH的活性、cTnI浓度、心肌梗死体积升高,心肌p-Akt/Akt和p-eNOS/eNOS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Spo组和Spo+D组血清CK-MB、LDH的活性、cTnI浓度和心肌梗死体积降低,心肌p-Akt/Akt和p-eNOS/eNOS升高(P<0.05或0.01),Spo+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组与Spo+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