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观测近视眼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30例(60眼)正常志愿者及92例(184眼)近视眼患者[按屈光度的不同,分轻、中度近视眼组(≤-6 D)50例100眼;高度近视眼组(>-6 D)42例84眼]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观测其球后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变化.结果 高度近视眼组与对照组相比,CRA、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近视眼组与高度近视眼组相比,CRA、PCA的各项血流指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眼及轻、中度近视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A血流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是高度近视眼的特征之一,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球后的血流循环会越发减弱,这可能是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理性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同窝新生小鼠14只,随机分为7组(P1-P7),每组2只,出生后连续7d每天取1组幼鼠,分离视网膜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传代后培养2周,然后采用细胞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的5-溴-2'脱氧尿嘧啶(BrdU)、细胞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神经视网膜亮氨酸拉链(Nrl)和视蛋白(Opsin)的表达情况,并对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性质进行分析.结果 在特定的培养基中,部分P1-P7各组新生小鼠视网膜细胞贴壁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标记显示传代后生长细胞大部分为BrdU阳性细胞.P1-P7组Nestin阳性率分别为31.0%、31.6%、32.3%、30.2%、31.2%、30.9%、29.5%.Nrl阳性细胞数出生后3d开始明显增多,随后小幅增加,P1-P7组阳性率分别20.6%、35.2%、65.5%、68.6%、71.6%、73.O%、73.3%.P1-P4组细胞不表达Opsin,P5-P7组少量细胞表达Opsin.结论 新生小鼠视网膜存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该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及向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和表达视蛋白的潜能,并于生后3d明显增多,此后逐渐分化为成熟的光感受器细胞.  相似文献   
3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三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百臣  彭秀军  李刚 《眼科研究》2004,22(2):208-20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无张力性瞳孔表现为术后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调节反射及对缩瞳剂反应消失,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近年我院发生的3例报告如下。病例1:患者,男,5 5岁,因左眼逐渐视物模糊3年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1 2 ,左0 12 ,左眼色觉正常。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瞳孔  相似文献   
34.
庞旭  彭秀军 《转化医学杂志》2007,(3):192-192,F0004
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是眼底常见病.引起黄斑囊样水肿的疾病主要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白内障或其他内眼手术等多种疾病.也有个别病因不明的CME,称为特发性黄斑囊样水肿(idiopathic cystoid macular edema,ICME),现报道1例于我院就诊的ICME.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白内障围手术期使用溴芬酸钠眼液的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评估此种非类固醇抗炎药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同一位医生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溴芬酸钠组26眼,术前3d及术后2wk应用溴芬酸钠眼液,每日2次,术后2wk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日4次; 对照组26眼仅术后点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术前及术后1mo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水肿发生率。

结果:手术前后溴芬酸钠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21.077±22.194、221.692±29.685μm,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22.769±21.562、249.538±63.153μm,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但两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分别是0和3.8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围手术期使用溴芬酸钠眼液有可能减少术后黄斑中心凹的增厚,预防黄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三爪异物镊摘除眼球内后段异物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6例(26眼)眼球内后段异物行玻璃体切除术,三爪异物镊取出球内异物,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26眼(100%)眼球内后段异物均取出,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以上者14眼(53.8%)、0.3以上者6眼(23.1%)。3眼(11.5%)术中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眼(3.8%)术中锯齿缘离断。术后5眼(19.2%)眼压〉24mmHg,3眼(11.5%)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三爪异物镊摘除眼球内后段异物,异物取出率高,术后视力提高明显,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海水进入兔眼玻璃体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方法2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按伤后30min、2h、6h、12h和24h随机均分为5组,以每组动物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自身对照眼。实验眼玻璃体中注射0.5ml实验用人工海水,对照眼注入0.5ml平衡盐溶液。分别在伤后30min、2h、6h、12h和24h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兔眼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眼30min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稍水肿,2h组神经纤维水肿明显,视网膜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6h时内核层细胞数开始减少,12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出现细胞核碎裂、边集,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光感受器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变,核膜皱缩,内陷,内外节空泡变明显增多。结论海水进入兔眼玻璃体早期即可引起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组织损伤逐渐加重。6~12h即发生不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38.
目的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离子束技术对硅凝胶人工晶状体进行钛及钛基复合材料表面修饰,以提高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紫外光谱、接触角、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对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特性检测。结果修饰后人工晶状体对紫外光的吸收有所增加,其表面亲水性有所提高,人工晶状体表面获得适宜的化学组成。结论修饰后人工晶状体的表面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9.
晶状体细胞内外存在明显的Na^+与K^+浓度梯度,其形成和维持依赖Na^+,K^+-ATP酶对Na^+与K^+的主动跨膜运转.细胞膜两侧跨膜存在的Na^+,K^+浓度差是引起细胞生物电的前提条件,可维持细胞渗透压和细胞外环境的稳定,对晶状体正常的代谢和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Na^+,K^+-ATP酶的结构和功能、晶状体Na^+,K^+-ATP酶的分布、活性及其表达、Na^+,K^+-ATP酶与晶状体离子的平衡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0.
目的:大鼠晶状体海水浸泡伤后的不同时间对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 方法:在大鼠晶状体海水浸泡伤后的不同时间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的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海水浸泡30min时,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大鼠晶状体较对照组明显变混浊,光、电镜观察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首先受损,很快发展到皮质层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结论:海水浸泡组大鼠晶状体在致伤早期即发生形态学的变化,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组织损伤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