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36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35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 4 及亚群 ,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肝素抗凝骨髓 10 0μl加 2 0 μl单克隆抗体混匀 ,室温避光孵育 2 0min ,0 .1MPBS洗涤 ,加 1mlPBC悬浮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 4 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 ,亚群中CD3 4 CD3 8-,CD3 4 DW90 ,CD3 4 CD3 3 -HLA DR-减少更为明显。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病因素与骨髓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缺陷有关 ,CD3 4 检测是认识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 /祖细胞较为直接的方法。同时也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CD3 4 亚群中CD3 4 CD3 8-、CD3 4 DW90 、CD3 4 CD3 3 -HLA DR-这一类造血干 /祖细胞受损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2.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产科学界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子宫复旧不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促进子宫复旧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可行的促进措施。旨在引起更多对子宫复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完善产科护理,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6年5月住院经胃镜确诊的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92例。其中,男72例,女20例。92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8例,B级36例,C级28例。胃镜下胃曲张静脉分型:GEV 1型80例,GEV 2型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下高渗糖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法注射治疗。结果 (1)92例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成功率100.0%,其中急诊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患者40例,即时止血率100.0%。65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显效22例,占33.8%;有效38例,占58.5%;无效5例,占7.7%。全部患者随访1~24个月,无早期再出血患者,晚期再出血率2.2%,无患者死亡;(2)并发症:组织胶注射治疗术中拔针出血发生率2.2%,术后胸痛发生率4.3%,腹胀发生率6.5%,排胶溃疡发生率15.2%,无发热、感染、腹痛和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确切,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中医一般护理方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药内服等的作用机制、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感觉神经肽P物质与表皮干细胞(ESC)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ESC(经鉴定),接种于羊膜滋养层上构建羊膜-ESC备用.选择4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每只背部制作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抽签法将此192个创面分为ESC+P物质组、ESC组、P物质组、对照组,每组48个创面.ESC+P物质组和ESC组创面均移植羊膜-ESC,P物质组、对照组创面移植羊膜.移植后,ESC+P物质组、P物质组在创周及创面中央注射1×10-7 mol/L的P物质250μL,ESC组、对照组在创周及创面中央注射PBS 250μL作对照,各组每日注射2次,连用4d.于大鼠伤后4、7、10、14、17、23 d,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每时相点8个创面),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结构改变.伤后4、7、10 d,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总胶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Ⅰ、Ⅲ型胶原沉积量.伤后14、23 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创面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 9.5)及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分布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1)ESC+P物质组伤后14 d创面愈合率达100.0%,明显早于ESC组、P物质组、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伤后17、17、23 d).HE染色显示ESC+P物质组创面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其余3组.(2)伤后10 d,ESC+P物质组与P物质组创面组织中胶原着色深、面积广;其余2组胶原染色较浅、面积较小.随着伤后时间推移,各组创面Ⅰ型胶原沉积量逐渐升高,Ⅲ型胶原沉积量逐渐下降.伤后4、7、10 d,ESC+P物质组Ⅰ型胶原沉积量明显高于ESC组(t值分别为32.72、118.21、26.71,P值均小于0.01)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44.37、22 76、30.32,P值均小于0.01);ESC+P物质组与P物质组水平相对接近.伤后4、7、10d,ESC+P物质组创面Ⅲ型胶原沉积量明显高于ESC组(t值分别为32.27、28 68、14.51,P值均小于0.01)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35 68、22.52、22 24,P值均小于0.01).(3)ESC +P物质组与P物质组创面组织中有大量PGP 9.5和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再生,创面深层部分神经纤维末梢向表皮延伸.ESC组、对照组仅见创面深层有少量PGP 9.5和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且未向表皮延伸.伤后14、23 d,ESC+P物质组创面PGP 9.5阳性神经纤维面积占(3.86±0.25)%、(7 03±0.28)%,明显高于ESC组[(1.48±0.30)%、(3.01±0 43)%,t值分别为23 95、30 27,P值均小于0.01]和对照组[(1 46±0 23)%、(2.84±0.29)%,t值分别为27.35、40.32,P值均小于0.01].伤后14、23 d,ESC+P物质组创面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面积占(2.01±0 14)%、(1.19±0 11)%,明显高于ESC组[(0.85±0 17)%、(1.34±0 21)%,t值分别为20.50、2.60,P<0.05或P<0.01]和对照组[(0.74 ±0.15)%、( 1.30 ±0.17)%,t值分别为23 98、2.41,P<0.05或P<0.01]. 结论 感觉神经肽P物质和ESC联合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iPSC)向表皮样干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1)以经过灭活处理的小鼠胚胎Fb株作为滋养层,将人iPSC株接种于其上,加入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液培养,Ⅳ型胶原酶消化法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人iPSC形态及生长状况并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以胚胎干细胞不完全培养液悬浮培养iPSC,观察拟胚体形成能力.(2)将人iPSC接种于铺有人羊膜的6孔培养板培养,设为诱导组;另于未铺羊膜的6孔培养板上培养iPSC,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iPSC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整合素β1和细胞角蛋白19( CK19)表达.结果 (1)人iPSC在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液中呈典型的干细胞克隆状生长,边界清楚,增殖旺盛;AKP染色阳性.iPSC在无滋养层条件下悬浮培养可形成拟胚体.(2)诱导组iPSC经培养4d后形成干细胞克隆,部分细胞整合素β1和CK19表达阳性.对照组细胞大量死亡,未见整合素β1和CK19表达.结论 人iPSC在羊膜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有望成为皮肤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7.
背景 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目的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 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RPE细胞株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节细胞密度为5×105个/孔,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加PDGFR-α ASODN及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1.0μmol/L Lipo-ASODN组、2.0μmol/LLipo-ASODN组使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靶向PDGFR-α基因的ASODN转染至RPE细胞株.细胞转染48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并以A490表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DGFR-α mRNA在RPE细胞中表达的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 结果 空白对照组、1.0 μmol/L Lipo-ASODN组及2.0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的A490值分别为1.45±0.12、1.07±0.06、0.6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2,P=0.00),1.0μmol/L Lipo-ASODN组和2.0 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2.0 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1.0 μmol/L Lipo-ASO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显示,转染PDGFR-α ASODN后RPE细胞凋亡数量多于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PDGFR-α ASODN后RPE细胞阻滞于G0/G1期(F=206.70,P=0.00),1.0 μmol/L Lipo-ASODN组和2.0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8±1.3 vs 10.5±0.1,61.2±1.9 vs 10.5±0.1)(F=1808.90,P=0.00).PDGFR-α在RPE细胞中的表达随PDGFR-α ASODN浓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 结论 利用ASODN技术沉默PDGFR-α基因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VR过程中RPE细胞的增生,并能诱导其凋亡,不同浓度PDGFR-α ASODN转染后能下调PDGFR-α mRNA的表达,PDGFR-α基因的ASODN靶向技术为PVR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病房环境特别是病房颜色、光线、声音等因素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病人分为研究组(采用新病房)和对照组(采用老病房).从入院开始,每3天对病人运用量化表进行满意度、依从性、恢复情况调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病人满意度、失眠、烦躁、血压、心率、住院时间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适合的病房环境有助于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快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锥形束CT用于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重度吸收的患者,种植术前进行评估和设计。方法:5例下颌磨牙牙槽骨区重度吸收,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病例。术前进行锥形束CT扫描,测量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利用种植软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手术模板。使种植体向颊侧或舌侧倾斜一定角度避开下颌神经管,且达到有效种植长度。共植入10mm种植体9个,3个月后行冠修复。结果:8个种植体向颊侧倾斜,1个向舌侧倾斜。其中5个行单冠修复,4个行固定桥修复。1年后复诊,种植体均获得成功。结论: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重度吸收的病例,在种植义齿修复时,利用锥形束CT术前设计,制作手术模板,可使种植体向颊侧或舌侧倾斜一定角度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达到种植体的有效高度。是一种微创,有效地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颞下颌关节是双侧联动关节,是人体内最复杂、最精密的骨关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颞下颌骨关节病的发生,如遗传、精神因素、老龄化、骨密度降低、关节损伤、某些营养因素缺乏等。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是细胞外钙磷平衡的重要调节者,同时对骨骼肌系统也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活性维生素D缺乏对颞下颌关节病影响重大,主要表现在对关节髁突结构、软骨细胞、软骨下骨及关节内炎症因子等方面,本文主要就活性维生素D对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