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51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4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HCV-RN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CV-RNA水平的价值,探讨PBMC中检出HCV-RN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KR及RT-PCR技术同时检测8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和淋巴细胞中HCV-RNA。结果血清、淋巴细胞中HCV-RNA的荧光定量PCR检出率(49.4%、69.0%),分别高于相应标本中HCV-RNA的RT-PCR阳性率(33.3%、35.6%)(P <0.05)。血清、淋巴细胞中同时检出HCV-RNA的一致率,荧光定量PCR法(31.0%)显著高于RT-PCR定性法(6.9%)(P<0.001). 荧光定量PCR法,淋巴细胞中HCV-RNA检出率高于血清(P<0.01)。结论 与 RT-PCR相比,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HCV-RNA敏感性较高,对PBMC内HCV-RNA检测有利于提高HCV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青葙皂苷(Celosins,CES)对H2O2诱导的H9c2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噻唑蓝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以确定CES的最佳作用浓度,以及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组、H2O2处理组、低剂量青葙皂苷+H2O2处理组、中剂量青葙皂苷+H2O2处理组、高剂量青葙皂苷+H2O2处理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例、ROS的产生情况。蛋白印记法(WB)检测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Nrf2 /ARE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青葙皂苷可升高H2O2处理的H9c2细胞活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青葙皂苷可降低H2O2处理的H9c2细胞凋亡率(P<0.05)。降低ROS的产生(P<0.05)。(3)青葙皂苷可降低蛋白细胞质细胞色素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Bax的表达(P<0.05),升高蛋白Bcl-2、Nrf2 核转位与HO-1的表达(P<0.05)。结论 CES通过激活Nrf2 /ARE信号通路抑制H2O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3.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班级,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班集体的好坏,是离不开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班主任要管好一个班,首先要从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入手,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笔者兼任班主任工作已有5年了,这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同时深刻地认识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下面仅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体会:1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76岁,1997年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AAI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为BIOTRONIK,型号PLKOS E01,电极型号TIJ53-UP).术后12年,因起搏器耗竭于2009年行起搏器更换术,术中测试原心房电极阈值0.5 V,阻抗760 Ω,感知5.0 MV,电极各项参数正常,故未更换电极,将原电极与起搏器(Medtron-ic,E2SR01)相连接.程控仪(Medtronic,2090)测试起搏器各参数正常,起搏模式设置为AAIR,起搏频率60次min,输出电压2.5 V/0.4 ms.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的舌癌137例。改良型即是增加了往复锯和磨头对下颌下缘内侧和口底黏膜连接处的骨组织进行片切和选磨。选择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拉拢缝合/带蒂/游离皮瓣移植行舌、口底重建再造。术后30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均达到30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4.45 %(101/137)和70.80 %(97/137)。术后的咀嚼、吞咽、语言和外形的丧失程度有较大的改善,无一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疗效比较满意。结论: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舌癌联合根治术对中期舌癌是一种可行的根治性手术,既能完成根治性,又能对患者的外形和功能保留有积极的作用。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适应症,同时要求术者具备相当的经验和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时期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更换起搏器的方法和临床经验,从而提高起搏器更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0年间167例更换起搏器时局部囊袋处理方法的变化,即2008年以前原囊袋内周围形成的纤维网格不予以分开,仅在囊袋上部切口附近分离皮肤及组织,形成大小适中的囊袋;2008年以后尽量将原囊袋中形成的纤维网格分开,适当扩大原囊袋,并加强术后囊袋管理;同时观察起搏器更换术后囊袋感染和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167例更换起搏器患者,均为起搏器电池耗竭;其中2008年1月以前更换者为77例,2008年1月以后更换者为90例。2个时间段,与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相关的患者和植入因素无显著不同,与2008年以前相比,2008年以后行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6.7%vs 27.3%,P0.01),其中局部囊袋血肿10例(5.9%),8例(80%)为2008年以前更换,局部囊袋感染17例(10.2%),13例(76.5%)为2008年以前更换。结论起搏器更换术中将由结缔组织形成的原囊袋周围钝性分开的处理方法可降低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特发性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特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的RVO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PVCs/VT)患者38例,借助三维标测系统于PVCs/VT时建立右室流出道三维构图,分析有效消融靶点的电生理特点。结果所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三维激动/电压标测显示,最早心室激动点/消融靶点均位于RVOT肺动脉瓣附近的电压移行区上(0.5~1.5 m V),即电压移行区与正常电压区的交界处;其中有4例造影及三维图像与CT融合证实于肺动脉瓣上标测消融成功,并在肺动脉瓣上可以记录到大于1.5 m V的电压电位(心肌组织)。结论电压移行区很可能是成功消融特发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靶点区域;部分于肺动脉瓣上成功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束延伸有关。 相似文献
28.
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体外建立一株对伊马替尼 (imatinib)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药物浓度递增的方法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性 ,以MTT法确定其耐药倍数及抗药谱。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耐药细胞中bcr/abl及mdr1基因及其蛋白BCR/ABL和P gp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耐药细胞中BCR/ABL的磷酸化活性。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中融合基因bcr/abl拷贝数。结果 建立了针对伊马替尼的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 6 2 /G0 1,耐药倍数为 (15 .2± 3.0 )倍 ,其对阿霉素、三尖杉酯碱和鬼臼乙叉甙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主要的耐药机制为上调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融合蛋白BCR/ABL表达 ,增强BCR/ABL磷酸化活性。此外 ,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及其蛋白产物P gp高表达也参与了耐药性的形成。 结论 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对伊马替尼耐药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 6 2 /G0 1,并阐明了部分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稳定的补体C5a受体(C5aR)拮抗剂筛选平台。方法采集人外周静脉抗凝血,与不同浓度C5a、脂多糖及PMX-53孵育10~30 min。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溶菌酶检测试剂盒观察中性粒细胞分泌溶菌酶的能力变化,罗丹明-123检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AKB或AKT)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考察补体C5a刺激及使用阳性药物PMX-53后对各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C5a刺激人外周血可增强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促进溶菌酶释放和IL-8的分泌,激发呼吸爆发,上调ERK、AKT的含量和磷酸化水平,阳性药物PMX-53则能显著抑制C5a的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成功建立C5aR拮抗剂人全血体外筛选平台,为C5aR拮抗剂筛选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裸鼠皮下人B-淋巴细胞移植瘤模型,研究抗CD3/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本室构建的抗 CD3/抗 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可溶性表达产物,并用SDS-PAGE、Western blot、分子排阻层析和 FACS鉴定纯化产物;采用5周龄左右的雌性 BALB/c-nu,经4Gy照射、皮下接种 Raji细胞建立裸鼠皮下人B-淋巴细胞移植瘤模型,并于眼底静脉丛注射125I标记的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测定各组织中125I的分布。结果:雌性BALB/c-nu经照射、皮下接种1×10~7~3×10~7Raji细胞/只,6~14天均开始出现移植瘤,移植瘤细胞膜表面标记与 Raji相同,且在24小时时肿瘤部位125 I的分布明显低于心、肝、肾、脾,其比值分别为0.08、0.19、0.06和0.51,而 72小时时肿瘤部位125I的分布则高于心、肝、肾、脾,其比值分别为 2.32、9.46、8.24和9.50。结论: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能在裸鼠皮下人B-淋巴细胞移植瘤部位富集,是一个有望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