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人类自然科学的发展,公害增多,西药副作用引起的疾病已成为社会问题。疾病种类发生了变化。长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现代西医学,面对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的增加,无能为力,而中医往往有效。必将导致中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2.
传统寒热药对附子大黄配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附子大黄为对象研究寒热药对配伍前后影响药性的关键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采用药材/组分配伍层次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指纹图谱来研究附子、大黄配伍前后附子总碱和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变化.结果:附子总碱配伍后略有增加,保持了附子的温煦作用;大黄总蒽醌配伍后均有所下降.结论:抑制了大黄的寒性,结合蒽醌变化较小,保持了大黄的泻下作用.本研究为附子、大黄传统配伍变寒下为温下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药性配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大花红景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濒危的可能原因.方法: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各产地大花红景天的总DNA,以40条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利用RAPDdistance1.04软件计算多态位点百分率以及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大花红景天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加条随机引物筛选出能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12条随机引物.1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99条DNA条带,其中79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9.8%.各产地大花红景天的遗传距离在0.4784-0.7774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个产地的大花红景天分为2个类群.结论:多态位点百分率表明大花红景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濒危的可能原因是由于人类无规则且盲目的采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54.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药物口服后的胃肠道吸收是药物发挥疗效的前提.药物的口服吸收屏障可大概分为化学屏障、物理屏障以及生化屏障三类.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研究药物的吸收屏障,从而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对研究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口服吸收模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示研究中药的口服吸收屏障不但可以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可以科学地阐述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细胞增殖周期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乌头类中药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以0.5%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细胞5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乌头碱作用组G2/M期细胞比例从2.3%增加到19.5%,细胞增殖活动被抑制;而bcl-2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表达荧光均值从0.78增加到1.45。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组结果与乌头碱类似。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bcl-2基因可能在乌头类生物碱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白术内酯Ⅲ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Hyperil C_(18)柱(250 mm×46mm;5 mm)为色谱柱,乙腈-水(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 复方中自术内酯Ⅲ0.288~2.016 μg的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3 × 10~6X-1.126 × 10~5(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22%,RSD=1.892%.结论 所用方法测定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该复方中白术内酯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川贝母止嗽颗粒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动物模型,评价川贝母止嗽颗粒的抗炎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川贝母止嗽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O.01或P〈O.05)。结论川贝母止嗽颗粒具有一定的对抗小鼠耳廓急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58.
<正>前期研究表明,具有健脾功效的中药五类新药参术胶囊对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1-3],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用药物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诱导细胞凋亡[4]。为研究参术胶囊治疗胃癌与诱导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上游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正>前期研究表明,具有健脾功效的中药五类新药参术胶囊对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1-3],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用药物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诱导细胞凋亡[4]。为研究参术胶囊治疗胃癌与诱导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TUNEL-AP法和免疫组化法研究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下游基因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和仪器原位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美国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对不同方法炮制的附子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比较,研究附子在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UV、HPLC法分别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中的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结果 在炮制时,附子中的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损失率均偏高.结论 炮制确有减毒作用;从损失率看,有过度炮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