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2例,随机分A组和B组,各2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8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7.6%。结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等优点,能缩短产程,运动神经无阻滞,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但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高且费用略显昂贵。  相似文献   
62.
彭丽 《大家健康》2011,(1):38-39
[生活实例] 陈先生是位老糖尿病患者,一直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很少监测血糖.最近,陈先生经常觉得头昏,食欲也很差.他以为是血糖高了,于是自作主张增加了降糖药剂量.当天晚上,吃了一点点晚饭后,陈先生觉得不舒服,就早早上床睡觉了.几小时后,家人发现陈先生躺在床上不省人事了,赶紧将其送到医院,经检查血糖只有112毫摩/升.经过...  相似文献   
63.
彭丽  郝焕英 《农垦医学》2011,33(4):357-358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手术室温度设定的效果。方法:(1)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在手术关键步骤结束时测量患者体温;(2)两组同台手术医护人员31例对手术期间室温设定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医护人员较对照组手术医护人员对手术室温度设定感觉合理(P〈0.01)。结论:在降低手术室设定温度同时加强手术患者的体温护理,避免了患者出现低体温,减少环境因素对手术医护人员的干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4.
我院护理保障中心从2003年8月起承担了取送手术室组织标本的工作,我们在管理上实行“四化”的管理,3年来无一例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1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控制和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级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以激励为主要方式调动积极性,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使护理服务行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使各项服务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实行“五定”管理,即定时、定点下收下送、定人责任制服务、定期跟班检查、定期例会沟通制度。①定时:每日收取手术室组织标本2次,上午8:20,下午3:00;…  相似文献   
65.
姚叶珊  彭丽  邓慧升 《医学信息》2006,19(2):304-305
目的 观察产后病房一对一服务对产妇自我护理和婴儿护理技能学-9和影响,探讨提高产妇自我护理和婴儿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对423例观察组产妇和430例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技能及并发症的观察比较。结果 采用产后病房一对一服务的产妇及家人的护理技能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卡方检验x^2=17.56,P〈0.005)产妇和婴儿并发症均减少。结论 产后病房一对一服务有利于提高产妇自我护理技能和婴儿护理技能,促进母婴健康,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用户行为习惯与信息窄化之间的关联性和信息窄化在微传播环境下对用户信息获取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目前信息窄化现象及成因,通过问卷调查对用户的信息窄化感知进行实证分析,采用SPSS 21.0对调查结果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归模型析出的5个强关联变量对信息窄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结论:信息窄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真相的认知,会将人的思维逐渐固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导致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为削弱信息窄化的不良影响,用户应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和信息获取渠道,国家应强化互联网管理规范,引领网络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吸烟与中国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英文数据库PubMed,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4月前国内外关于吸烟与中国人群肺结核发病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研究,排除其中1个低质量研究后,其余研究无统计学异质性,合并后OR值为1.71,95%CI:1.54~1.90.其中两个研究观察了吸烟量与结核发病的关系,但存在异质性,无法进一步合并OR值进行分析.所有研究均未对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论 中国人吸烟者患结核病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71倍,吸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随机性抽取24名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对护理人员采取管理模式的不同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12名,在护理管理中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12名,接受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差错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较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出现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指标差异突出,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工作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可促进体检中心的工作安全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大气颗粒污染物(particulate meetter, PM)对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资料,并收集同期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住院资料,在调整长期、季节性趋势及星期几效应、节假日等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应用泊松回归模型结合天然样条平滑函数(广义线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单独滞后效应显示: PM2.5和PM10对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在事件当天效应达到最强;在单污染模型中,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36%(95% CI: 0.27%~0.44%)和0.49%(95% CI: 0.42%~0.55%);累积滞后效应显示: PM对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在滞后第3天最强,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29%(95% CI: 0.16%~0.41%)和0.46%(95% CI: 0.37%~0.56%)。分层分析显示: 女性和66~85岁人群的PM效应更加明显;当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39(95% CI: 0.28%~0.49%)和0.37%(95% CI: 0.26%~0.47%);当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50(95% CI: 0.41%~0.59%)和0.52%(95% CI: 0.44%~0.61%)。结论 上海市出血性脑卒中住院就诊人数的增加可能与颗粒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有关,在女性和66~85岁人群中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大气细颗粒物对妊娠期血压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上海市孕产期保健队列研究数据及大气细颗粒物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大气细颗粒物对妊娠期血压的急性和滞后效应.结果 研究于2010年共纳入7 402例孕晚期妇女,结果表明在仅考虑气温、湿度、季节和长期趋势及周末效应的情况下,PM1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滞后0天、1天、3天和5天),妊娠期妇女收缩压可分别增加0.509mmHg (95% CI:0.045 ~0.974)、0.504mmHg(95% CI:0.047~0.961)、0.456mmHg (95% CI:0.011 ~0.901)、0.466mmHg(95% CI:0.028 ~0.9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气象条件、周末效应、季节因素、产妇年龄、孕产史、高血压家族史、孕前BMI的情况下,妊娠期妇女收缩压可分别增加0.503mmHg(95%CI:0.066 ~0.940)、0.486mmHg(95%CI:0.055 ~0.916)、0.443mmHg(95% CI:0.022 ~0.865)、0.480mmHg (95% CI:0.064 ~0.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M2.5浓度对妊娠期收缩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仅考虑气温、湿度、季节、长期趋势及周末效应的情况下,PMI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滞后3天妊娠期妇女舒张压可增加0.402mmHg(95%CI:0.027 ~0.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调整上述因素后,PM2.5水平变化对妊娠期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1是妊娠期血压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较有价值的附加空气质量指标,孕期妇女应根据雾霾预警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