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彭东 《山东卫生》2007,(3):38-39
在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有一位只有30岁的“赤脚医生”周青山。这位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在镇卫生院里破天荒设立了手术室,凭着精湛的医术,加上低廉的费用,他赢得了患的信任。 “我喜欢别人叫我赤脚医生!”30岁的周青山又黑又瘦,个头不高,说起话来语速很慢,却很干脆。2003年,大学毕业7年的周青山来到了淄博市博山区相对偏远的石马镇担任卫生院院长,在此之前,他是博山区中医院院长助理。[编按]  相似文献   
42.
三尖瓣置换术66例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东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38-1339
目的:总结66例三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回顾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66例三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情况,包括灌注方法、心肌保护及辅助循环,并进行分析。结果:心肺转流时间51~351min,平均83min;5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29~219min,平均69min,16例未阻断主动脉,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三尖瓣置换。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7.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全部死者术前均存在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Ⅳ级。本组无一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瓣周漏和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三尖瓣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体外循环时保证组织充分的血液灌注,加强各个时期的心肌保护措施,心脏复跳后作恰当有效的辅助循环等综合性的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3.
深冻辐照新鲜同种骨移植材料,经动物实验后,临床应用26例,效果满意,成功率达100%。此种骨材料制取程序、保存方法可靠,抗原性低、无排斥反应及骨吸收现象,保持了骨机械强度、BMP的活性和避免感染等优点,具有与自体骨相同的成骨效果。是临床进行骨腔充填、脊柱融合、骨不连、关节置换、颅骨修补、骨肿瘤切除后的同种骨修复等手术较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44.
翼钩的形态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翼钩综合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研究 2 44侧翼钩的长度、方位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翼钩的整体形态以扁圆柱形为多约占 47.85 % ,细长形为 2 9.3 3 % ,三角形为 1 2 % ,阶梯形为1 0 .82 % ,翼钩长度为 ( 1 1 .5 8± 3 .2 2 )mm ,外弯角度为 ( 2 4.3 6± 1 2 .84)°。结论 :翼钩综合症的发病与翼钩过长和方位不正有关 ,提出在行翼钩切断术时 ,应控制手术操作范围 ,避免损伤邻近的结构  相似文献   
45.
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的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3月~2004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400例腺样体肥大病例,均摄鼻咽部双侧位片,结合临床及X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腺样体肥大只有在准确的鼻咽部侧位片上才能清晰的显示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并突起的程度,结合临床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彭东 《中外医疗》2016,(15):114-115
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55例。A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B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与B组的90.71%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疼痛得分(8.06±1.37)分,与B组的(8.02±1.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疼痛得分(2.31±0.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95)分(P<0.05)。结论两种椎体成形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式,但PKP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舌神经在舌下间隙处与下颌舌骨肌线的位置关系,为口腔临床制作稳固的下颌义齿和下颌磨牙局部义齿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15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正中矢状面切开,观测舌神经与下颌第3、2、1磨牙的关系、舌神经与下颌舌骨肌线附着点的关系。另15例血管灌注、冰冻,每隔0.5 cm行冠状切面,拍照并观测。结果 (1)下颌磨牙区舌下间隙进行解剖后测得舌神经与左、右下颌3、2、1磨牙远中面的水平距离依次增大,45°角的距离及垂直距离也依次增大。舌神经在下颌3、2、1磨牙区与左、右下颌舌骨肌线附着点的距离也是依次增大。(2)冠状切面每隔0.5 cm,测得舌神经在下颌第3、2、1磨牙区与左、右下颌舌骨肌线附着点之间的距离也是依次增大。结论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在临床制作稳固的下颌义齿和下颌磨牙局部义齿,经下颌磨牙区手术入路磨平下颌舌骨肌线从第三磨牙到第一磨牙损伤舌神经的机会越小,因此,在操作时熟悉此处的解剖位置关系有利于防止这些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记录全冠修复体临床操作及工艺制作步骤所需的时间,比较常规印模与Triple-tray印模技术的差异。方法:由4名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对124名患者(130颗患牙)进行全冠修复治疗。口腔医师可以利用一副印模同时制取预备后牙齿及对颌牙列的石膏模型,并记录牙列间的牙尖交错关系。牙体预备后,采用Triple-tray法(76例,患牙80颗)和常规法(48例,患牙50颗)制取聚醚印模。记录印模材的用量、石膏用量、上架时间、全冠工艺制作时间以及临床试戴所用时间。对两种方法下各步骤所用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使用Triple-tray法制取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所用的材料量显著少于常规印模法所用的印模材量和石膏量(P<0.01);Triple-tray法制作全冠的工艺制作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印模法所需的时间(P<0.01);Triple-tray印模技术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可能的操作失误。结论:和常规印模法相比较,采用Triple-tray方法,可减少临床及工艺的操作时间,减少材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针刺手上穴位偏头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上穴位偏头点组(15例)和常规针刺组(15例)。手上穴位偏头点组就是在手上穴位偏头点进行针刺:常规针刺组按三叉神经痛来选穴进行针刺治疗。采用针刺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的时间长短以及治愈后在一定时间内有无复发作为病程评定标准,治疗时限以三叉神经痛消失和一夜醒后不再出现三叉神经痛恢复到正常为度。结果:手上穴位偏头点组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痊愈率为93.33%,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级的66.67%,并缩短治疗周期和用针的数目,减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恐惧感。结论:针刺手上穴位偏头点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显著改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症状,促进三叉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脊柱骨折与脱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尤为多发。对脊柱骨折与脱位能够施以三维固定并兼有复位作用的Diek氏钉,近年被广泛地应用于严重的脊柱损伤及多种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疗。但使用不当,不仅直接影响固定效果,且可致脊髓神经、大血管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导致严重后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准确确定Diek氏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