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7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38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331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nd 175 with colon cancer who accepted surgical operation at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during 1995 and 2002 were enrolled. Data were collected by reviewing the pathology materials and hospital records. 258 healthy people who accepted health examination at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during 2000 and 2002 were also enrolled as control. Data of height, weight and gender at the time of examination were also collected. Obesity was estimated by body mass index (BMI), computed as weight in kilograms divided by height in meters squared (kg/m^2). The degree of obes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sing BMI≤18.5, 24-27.9 and ≥28 (kg/m^2) as the cut-off points for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were estimated by odds ratios (O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All ORs were adjusted for age and sex. Results: Obesity was significantly prevalent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ll the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showed lower level of BMI than control subjects. The ORs for rectal cancer rose with increasing BMI in women. Meanwhile, the ORs for colon cancer dropped with increasing BMI in both men and women.Obesity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rectal cancer,but not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olon cancer.Conclusion: Rectal cancer and colon cancer may have different biological behavior. Obese women have relatively high risk for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22.
在美国 ,只有很少的新的毕业生充实到护理工作岗位上 ,2 0 0 0年全美注册护士抽样调查以及对注册护士人数的全面统计显示 ,护理职业对人们吸引力大幅度下降 ,过去 5年攻读护理学位的人数减少了 1 7%。更糟糕的是 ,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在迅速增长 ,现在全美国护士的平均年龄为 4 5岁 ,并在逐年老化。同时护理院校招收的学生人数持续下降 ,已经不能补足护理人员退休或离职所产生的空额。根据美国重症护理协会的说法 :护理的缺乏将长期威胁公众的健康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住院急性病患者的不断增长 ,对经验丰富和高水平的护士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3.
24.
吲哚菁绿潴留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与护理操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吲哚菁绿潴留试验用于评估肝储备功能及护理操作。方法:结合251例吲哚菁绿潴留试验,对其原理、方法及护理操作详细说明。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血中ICG R15均显著高于胆囊结石(P<0.01)及慢性肝炎患者(P<0.05)。结论:术前检测血中ICG R15对了解肝储储备功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正确的护理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5.
26.
针刺百会、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VD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检测VD大鼠脑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改变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结果:针刺VD大鼠的百会、大椎可明显减少其脑内NO的含量及降低NOS的活性,增强GSH-PX、CAT的活力。结论:针刺百会、大椎能改善VD大鼠脑内自由基代谢,从而改善VD大鼠的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eceptoractivitymodifyingproteins ,RAMPs)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耳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手术患者心耳组织 10 0mg ,提取RNA后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PCR方法检测mRNA含量。结果 随心功能恶化 ,RAMP1、RAMP2和RAMP3的mRNAs表达量增高 ,在心功能Ⅳ级患者RAMP1和RAMP2mRNA表达水平反而较心功能Ⅱ、Ⅲ级下降 (P <0 .0 5 )。结论 RAMP1和RAMP2在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心耳组织中表达升高 ,可与降钙素受体结合分别表现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表型和肾上腺髓质素受体表型 ,对于心功能衰竭早期代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成都汉族群体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获得15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在成都汉族群体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2 10份EDTA抗凝血样采自成都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Chelex法提取DNA,PCR复合扩增,自动基因分析仪电泳收集电泳结果数据,基因扫描分析软件计算扩增产物片段相对大小,基因分型软件进行样本基因型分型。结果 全部样本的每个STR基因座都获得了清晰的基因型分型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介于0 .5 2 9~0 .881之间。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人识别机率为0 .999998和7.3×10 - 1 7。结论 经一次扩增电泳可获得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型结果并明确样本性别。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人识别机率较高,适用于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人识别。 相似文献
29.
目的回顾1954—2016年有关五官科针灸文献,通过文献计量与评价,以期客观地反映现代五官科针灸疾病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针灸医学的优势。方法根据《中医针灸信息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针灸治疗五官科疾病的文献数逐渐增加,其中临床研究类文献数占该年度总文献数的比例也逐渐升高;五官科针灸疾病谱共有85种;从多角度数据分析,五官科有效病症为变应性鼻炎、耳聋、近视、耳鸣;针灸治疗五官科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五官科针灸疾病谱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30.
目的采用UPLC技术结合定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评价、鉴别3种民族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i、狭叶獐牙菜S.angustifolia和紫红獐牙菜S.punicea Hemsl.。方法采集3种獐牙菜共27株样品色谱图,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确定样品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对3组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峰面积数据导入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HCA和PCA,从树状图和主成分得分图中判断聚类效果。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仪器精密度高(RSD为0.19%~2.45%),方法重现性好(RSD为0~1.77%),加样回收率在95.8%~102.3%,RSD为0.45%~2.81%。不同物种獐牙菜植物中指示化合物的量差异大,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中指示化合物量差异明显。獐牙菜苦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54~10.05 mg/g,狭叶獐牙菜中未检出,紫红獐牙菜中为1.76~15.62 mg/g;龙胆苦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4.27~11.18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26~3.58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1.13~16.11 mg/g;当药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02~0.28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02~0.14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0.11~44.52 mg/g;芒果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14~0.55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03~0.04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0.01~13.49 mg/g。HCA树状图分类准确率为85.2%,误判的紫红獐牙菜样品中化合物量较低。PCA得分图可以区分3种獐牙菜,紫红獐牙菜聚类效果分散,个体之间差异较大。结论采用UPLC技术分析指示化合物的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评价和鉴别3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在本研究中,紫红獐牙菜表现出更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