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11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36篇
  3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金耳菌丝体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TMP)的降血糖作用,并对降糖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监测血糖,测定肝糖原、乳酸及脂代谢相应指标。结果:腹腔注射75 mg/(kg·d)剂量的TMP 12 d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以50、100、200 mg/(kg·d)三种剂量灌胃给药7 d,均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水平,各剂量间无明显差异。连续给予100 mg/(kg·d)TMP 23 d,大鼠血糖得到控制,血糖和血清甘油三酯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肝糖原含量、血乳酸水平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TMP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模型鼠的高血糖水平,对高血糖引发的高血脂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抢救甲状腺危象1例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案摘要患者女,5 0岁。甲状腺肿大7年余,增大2个月于2 0 0 3年8月2 1日住我院外科。患者1 996年4月因甲状腺肿大在当地医院确诊为甲亢症,予以他巴唑规范治疗2年后改为维持量(5 mg/ d)。2 0 0 2年7月患者感到心悸、胸闷,至当地医院就诊,将药物调整为他巴唑1 0 mg/ d、心得安1 0 mg/ d,一直服用至今。期间甲状腺增大不明显,约2 0 mm×2 0 mm大小。2 0 0 3年6月右侧甲状腺迅速增大,并出现声嘶,入住外科,拟行甲状腺占位切除手术。入院时即有体温升高(37.4℃~38℃) ,心率84次/分。追问病史,曾有受凉及劳累史。入院后即予以术前准备,停用他巴…  相似文献   
33.
女萎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女萎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浙江产女萎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鉴定出26个组分,其中棕榈酸、植醇、9(Z),12(Z)-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为主要成分,尤其是棕榈酸,其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54.80%。结论:本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女萎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2007—2012年先天性心脏病监测资料,了解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提供相关信息及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近6年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8.04‰;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占总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为12.34%,合并21-三体最为常见;单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前三位分别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2012年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异常率为55.04%。结论先天性心脏痛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在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中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染色体检查;北京市存在动脉导管未闭过度诊断的现象,应积极推广新生儿心脏病筛查适的宜技术;北京市心脏超声筛查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0年4月—2013年12月就诊的CFS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服用加味逍遥口服液、六味地黄丸与归脾丸,共服用28 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第1周每日1次,第2周起每隔1日1次,共治疗21次。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严重度评分量表(FSS)得分、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FSS得分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S得分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1.15±1.01)与(4.05±1.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36±1.52)与(6.42±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8,3.265;P<0.05)。观察组CFS患者痊愈3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6例;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8,P<0.05)。结论腹针结合中药可使患者疲劳严重程度有效减轻,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7.
青春期功血又叫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一般多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身上,其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或多或少,经期时间过长。青春期功血约占各种功血的20%。在初潮后最初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则是常见的,多数患者能逐渐自行调整。但当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或周期紊乱时,即为青春期功血。目前使用激素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我院就2010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牵张应力刺激对体外培养的人退变髓核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选并体外培养人退变的髓核细胞,使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装置对细胞施加不同强度的牵张应力,根据施加牵张应力强度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未给予应力刺激)、低强度组(1000 μ)、中强度组(2000 μ)和高强度组(4000 μ)四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退变髓核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以及Ⅱ型胶原(Col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 在不同强度的牵张应力作用下,退变髓核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呈现不同的变化。随着施加力学强度的增加,髓核细胞的增殖指数和PCNA基因表达水平先升高而后又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值在1000 μ强度牵张应力作用下为对照组的1.53倍,而在2000 μ和4000 μ强度下分别为0.71和0.43,同样呈现出随应力刺激增加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1000 μ强度应力刺激后,Col Ⅱ和Aggrecan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加,分别增加了2.1倍和2.3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牵张应力强度的增加,Col Ⅱ和Aggrecan基因表达逐渐降低,在4000 μ强度牵张应力刺激时,二者基因表达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强度的牵张应力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长航人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与中医体质量表对139名长航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将139例分为心理疲劳组、无心理疲劳组,其中心理疲劳组97例,占69.8%,无心理疲劳组42例,占30.2%。心理疲劳组的FSAS中躯体疲劳、疲劳后果、疲劳程度总分、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及疲劳的情境性均高于无心理疲劳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疲劳的长航人员多为偏颇体质,不同体质类型的心理疲劳比率有差异,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者更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心理疲劳的长航人员FSAS各因子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FSAS各因子与平和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偏颇体质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军龄与心理疲劳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体质及军龄与长航人员心理疲劳的发生有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并分析2016-2020年天山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2016-2020年天山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26 80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666.92/10万,死亡395例、年均报告死亡率9.82/10万、病死率1.47%;5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13 702例,丙类传染病7种13 101例;发病率位居前列的病种为流行性感冒(流感,139.84/10万)、乙型肝炎(114.26/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3.22/10万)、肺结核病(51.49/10万)和手足口病(50.97/10万),病死率位居前列的病种为艾滋病(65.5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8.57%)和肺结核病(0.63%).结论 应加强流感、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病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应根据各病种的不同发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降低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