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1篇
  2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目的 讨论累及弓部的B型夹层及弓部动脉瘤处理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总结15例病例,其中男性13人,女性1人;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17±10.62;发病时间3日-3月。13例为复杂型Standford B型夹层;2例行Hybrid手术,其中1例累及无名动脉,升主动脉未累及,予以在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与三分支血管转移至升主动脉;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但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部,予以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转移至升主动脉。11例行TEVAR 烟囱手术,其中一例累及左颈总动脉,予以行双烟囱手术治疗。2例主动脉弓部瘤,均行Hybrid手术;其中1例为主动脉多发弓部瘤,瘤体位于无名动脉近心端,升主动脉无受累,予以在非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与三分支血管转移至升主动脉;1例瘤体累及左颈总动脉,予以行右侧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转流术。结果 1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42±53分钟,1例体外循环时间75分钟。1例“烟囱”术后出现II型内漏(9.1%),术后3月复查CTA提示内漏闭合。术后均无特殊并发症,治愈出院,现均存活,术后住院时间(16±5天)出院。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予以行CTA复查,显示夹层假腔内血栓机化,真腔内径扩人,旁路血管通畅,无狭窄或闭塞。结论 TEVAR 烟囱技术及Hybrid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给我们很多处理复杂累及弓部主动脉瘤的方法,并且可以在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减少致残律及死亡率,但远期的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02.
王淑红  张雄 《口腔医学》2011,31(5):312-313
目的 探讨牙龈岀血的主要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急性牙龈出血病例169例,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由局部因素引起的急性牙龈出血113例,占66.86%,应急止血加洁治并去除局部因素后彻底止血109例,有效率为96.46%,辅助应用抗生素后所有患者急性牙龈出血症状均消失;由全身因素引起的急性牙龈出血56例,占33.14%,应急止血后彻底止血27例,有效率仅为48.21%,辅助全身因素治疗和止血药物后,共50例牙龈出血明显减轻,有效率为89.29%,但仍有6例无明显疗效,占10.71%。结论 口腔局部因素是引起急性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可应急止血后去除局部因素达到根治目的 ;全身因素引起的急性牙龈岀血应在口腔局部处理的基础上对因治疗,预防再次牙龈出血。  相似文献   
503.
目的 明确胫骨近端内侧解剖钢板螺钉固定对于下肢胫前血管神经束的安全区,避免在术中操作损伤胫前动脉及腓深神经。方法 通过14例新鲜下肢标本行胫骨近端内侧入路微创钢板固定,观察螺钉固定位置并明确螺钉分布区域及对胫前血管神经束的影响,确定胫骨近端内侧钢板螺钉分布对于下肢的安全区及危险区。结果 胫骨近端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对胫前血管神经束的危险区域在胫骨平台下(17.7±3.3)cm,换算成百分比位置即胫骨平台内侧以下(44.7±8.2)%;双侧99%的可信区间为(42.4,47.8)%。结论 胫骨近端内侧入路MIPPO技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优良,但是操作中钻孔及螺钉植入可能会对胫前血管神经束造成损伤,实验提出胫骨近端内侧钢板螺钉固定的安全区及危险区,根据实验结果指导操作,从而减少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504.
目的: 探讨YAP、TAZ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保存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113例,选取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YAP和TAZ蛋白的表达,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癌组织YAP和TAZ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9%和61.9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Ⅲ期、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YA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64%、80.33%、82.35%和82.61%,显著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Ⅰ~Ⅱ期、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P<0.05);中低分化、临床Ⅲ期、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TAZ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85.29%和82.61%,显著高于高分化、临床Ⅰ~Ⅱ期、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P<0.05);YAP蛋白与TAZ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71,P<0.05)。结论: YAP和TAZ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提示Hippo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05.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对多巴胺药物的反应,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进步,可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进行无创性的生化分析及定量分析,为PD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本文将从1H-MRS、31P-MRS入手,将其在PD的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6.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 transfusion resistance,PTR)与血小板抗体相关性。方法以计算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作为PTR的量化的判断依据,观察207例的血液病患者进行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并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计算PTR发生率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将研究对象分为血小板抗体阳性组及血小板抗体阴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及1hCCI、24hCCI值。结果PTR发生率为43.0%,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7.2%;血小板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PTR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组1hCCI及24hCCI明显低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前需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7.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问桥  郑光勇  张雄 《口腔医学》2003,23(5):314-315
目的 分析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4例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资料,分别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穿刺细胞学涂片检查、误诊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男性多见(男:女=11.3:1),平均发病年龄37.4岁,5年以下病程占73.5%,好发于腮腺区(41.9%)。主要表现为局部软组织结节样包块,60%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误诊率达90%。结论 对于中青年患者,颌面部无明显压痛的软组织包块,伴包块区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05,应首先考虑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相似文献   
508.
本文介绍任务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精神分裂症的脑功能定位和功能连接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09.
TNFA-30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NFA~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63例重度慢性牙周炎(CP)患者、103例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TNFA-30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实验结果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进行各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X^2检验,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计算等位基因2的OR和95%可信区间,以确定等位基因2与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结果:重度CP组、轻、中度CP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以TNF1/1纯合子占优势,TNF1/2杂合子基因型次之,仅在轻、中度CP组检出1例TNF2/2纯合子基因型。TNFA-308/NcoI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此位点基因型是否对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及进程预后产生影响。尚不能肯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10.
张雄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1):50-50
血尿是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症状,并且难以治愈。近年来,笔用自拟方血尿清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血尿症4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