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的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痉挛状态指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的状态,是由于牵张反射失去高级中枢调控后,处于亢进状态,造成的肌张力增高和肌协调异常.脑卒中的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是瘫痪肢体恢复过程的一个阶段,但高痉挛状态是妨碍肢体功能进一步好转的最大障碍,有的甚至停留在高痉挛状态.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的西医疗法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主要包括温热疗法、寒冷疗法、电刺激疗法、振动疗法和运动康复疗法等;后者主要用药有口服的巴氯芬(力奥来素,Baclofen)、丹曲林(硝苯呋诲因,Dantronlene)、妙纳(Myonal)、替托尼定(Tizanidine)等.近年来开始采用神经肌肉阻滞局部治疗,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肌肉内注射肉毒素.[1]中医药疗法主要有针灸疗法、中药口服、中药外用以及推拿疗法等.现对近年来中医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文献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针刺对超早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缺损行为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针刺组,每组20只,分别于模型复制后3.6、12、24h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针刺组大鼠神经损伤行为评分在3h、6h均低于模型组,但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12h、24h针刺组大鼠神经损伤行为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超早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可促进其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运用芒针透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3例,并设氟西汀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0.0%,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芒针透刺疗法具有良好的通督调神、舒肝解郁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舌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吞咽功能障碍4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舌针治疗.两组均以7d为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  相似文献   
55.
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脑中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脑中风肢体痉挛患者16例,以15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上下肢痉挛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上、下肢痉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脑中风肢体痉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使用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4年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 2007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使用SPSS 23.0及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7篇,针灸处方103条,描述性分析显示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百会、神门、印堂,督脉的选用频次最高,腧穴分布在头面颈项部和下肢部最多,所用腧穴中特定穴占79.41%,交会穴列第一;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是三阴交-百会-神门,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和4组核心穴对。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取穴以督脉为主,遵循局部选穴和远部选穴并重的思想,重视使用交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针灸处方组合规律为在主穴百会、印堂、神门、三阴交的基础上结合病机辨证配穴。  相似文献   
57.
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中风恢复后期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脑中风恢复后期患者55例分为早治组30例和晚治组25例,分别于发病后3~6个月和7~12个月进行针刺和药物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分别评测2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的疗效.结果:55例脑中风后期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治组与晚治组比较,前者改善更显著,而在认知能力方面,晚治组的有效率、显效率均较低.结论: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疗效,对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痴呆"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是髓海不足,脉络受阻,均与风、火、痰、瘀、虚有关,但在针刺疗法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将近些年的针刺方法进行总结,推进血管性痴呆的针刺研究进展。1益气调血、扶本培元法(三焦针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三通三调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合并肢体痉挛的60例 患者随机分为三通三调针刺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三通三调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2周为 单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量表(MAS)的变化,评价其 疗效。结果:三通三调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 后,2 组的 CSI、M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三通三调针刺组的 CSI、MAS 评分低于普通针刺组 (P<0.05)。结论:三通三调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保健灸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CD62P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保健灸组和药物组,每组8只。采用脂肪乳灌胃法造模。保健灸组:选取足三里穴、丰隆穴,温和灸;药物组:肠溶阿司匹林,每天灌胃1次;模型对照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治疗结束,采血检测TC、TG、HDL-C、LDL-C、血流变及血小板CD62P各指标。结果:高脂血症大鼠治疗后,各组血脂水平比较:保健灸组TC、TG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LDL-C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保健灸对血脂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各组血流变比较: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保健灸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切变率降低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浆粘度降低,差异显著(P〈0.05);药物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切变率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保健灸组和药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保健灸能降低血流变水平。各组CD62P含量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小板CD62P含量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后保健灸组与药物组血小板CD62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保健灸可有效降低血小板CD62P的含量。结论:保健灸法在降低血脂、血流变水平的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