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史英  张铁  祝斌野  孙杰  吴洁琼  相祎  刘金响  吴婷  张莹 《陕西中医》2019,(11):1520-1522
目的:研究观察溃结2号方治疗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口服溃结2号方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及改善中医主要症状方面,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于食少症状改善两者无明显区别(P>0.05);在治疗及改善水肿、糜烂、溃疡等体征方面,治疗组对结肠镜下的改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结2号方与美沙拉嗪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但溃结2号方更能改善患者的腹泻、腹痛、脓血便、神疲懒言、腹胀、肢体倦怠的临床症状及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体征。但两者对于患者食少的改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59例82枚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结果 82枚支架变形2枚,内膜增生8枚,再狭窄13枚,闭塞3枚,支架置入术后3~5 a狭窄率最高为56.3%,5 a以上狭窄率最低为8.3%,所有支架狭窄率为31.7%.结论 64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加强对腹内疝CT表现的认识,提高腹内疝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内疝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16例术前CT检查均表现为小肠梗阻,6例发生绞窄。10例术前考虑为腹内疝。术后证实16例患者均有腹内疝,其中大网膜裂孔疝1例,肠系膜裂孔疝3例,盲肠周围疝1例,肠粘连束带内疝10例,胃切除术吻合口后疝1例。各型腹内疝CT的共有征象和个体征象与手术结果存在相关性。结论 仔细察查CT图像上小肠的走行及梗阻部位的形态,可以对本病给予明确诊断或提示。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59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6例冠状动脉支架同期接受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术后1 a内支架变形1例,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1例;术后1~2 a支架内膜增生3例,再狭窄4例,闭塞1例;术后2~3 a支架变形1例,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2例,闭塞1例;术后3~5 a支架内膜增生3例,再狭窄5例,闭塞1例;术后5 a以上支架再狭窄1例。支架直径<3.5 mm时狭窄程度准确判断率为33%,支架直径≥3.5 mm时为79%。结论 64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观察和了解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5.
张铁  冯幼伦  亓文波  何芳  郭军 《山东医药》2001,41(18):58-59
20 0 0年以来 ,我们应用结肠输液治疗高渗昏迷患者 4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例高渗昏迷患者中 ,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19~ 65岁 ,平均 3 5 .8岁。其中中枢性尿崩症高渗昏迷 1例 ,垂体瘤术后继发性尿崩症致高渗昏迷 2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伴高渗脱水 1例。 4例患者均处于昏迷状态 ,1例行气管插管 ,3例剧烈恶心、呕吐伴上消化道出血 ,均不宜行胃管鼻饲。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 ADA诊断标准 ,尿崩症患者有明确病史及相应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实验室检查 :血Na >15 0 mmol/ L ,血浆渗透压 >3 5 0 mmol/ L。治疗与…  相似文献   
46.
目的:采用三维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法对杆式桥架超过中线1 cm和未超过中线两种设计的应力分布状况进行评价.方法:在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的光弹性模型中于1、3、5和7位植入4个种植体,杆式桥架采用超过中线1 cm和未超过中线两种设计,在单侧和双侧垂直载荷下观察种植体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发现桥架超过中线1 cm的设计能更好地传递患侧载荷.结论:在恢复缺损侧咀嚼功能方面,应优选桥架过中线1 cm的设计.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介入治疗提高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将导管插入双侧髂内动脉内,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合并肝转移的同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结果 ①141例宫颈癌患者经2次介入治疗后,宫颈肿块缩小而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②3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经术前介入治疗后,成功切除了病灶。③3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并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盆腔内肿块及肝内转移灶均有缩小好转。结论 盆腔恶性肿瘤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2.3%,1—5a生存率分别为75%、43%、21%、12%、3%。  相似文献   
48.
氯唑沙宗片的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氯唑沙宗浓度。线性范围0.26±62.52μg,ml ̄(-1),高、中、低3种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7.0%±2.3%,97.1%±3.5%,93.8%±3.0%(n=5),日内、日间RSD均<4.8%。以本法测定8例.怒愿受试者氯唑沙宗血药浓度,并计算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800mg氯唑沙宗后,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T_(max)=1.63±0.43h,C_(max)=19.71±3.90μg·ml ̄(-1),AUC_(0~∞)=82.20±11.31mg·h·L ̄(-1),Ka=0.92±0.38h ̄(-1),Ke=0.54±0.11h ̄(-1),T_(1/2)=1.31±0.24h,Vd=18.63±3.15L,Cl=9.92±1.55L·h ̄(-1)。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血IL-1、IL-6、TNF-α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以及中药丹参注射液的干预作用,为临床采用中西医治疗SAP提供依据。方法: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SAP大鼠模型,根据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丹参治疗组,检测各组中不同时段(6h、12h、24h)血IL-1、IL-6、TNF-α的水平,观察胰腺病理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各组血IL-1、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各时段延长而增高,并与胰腺病理评分程度一致;丹参治疗组IL-1、IL-6、TNF-α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明显低于SAP组。结论:SAP时血IL-1、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胰腺病理损伤程度相一致,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上述指标并减轻胰腺损伤程度,对SAP的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在青壮年人与老年人中的区别.方法调查了确诊的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3名,作为青壮年病例组;确诊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165人(>55岁),作为老年病例组.通过面对面询问病人或其家属收集资料.结果青壮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精神压力过大、饮酒、超重,其中精神压力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不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均与老年组发病有关;高胆固醇、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史以及吸烟在两组病人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精神压力过大,其次是饮酒与体重超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在青壮年和老年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