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探讨药物降压配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VGE)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70例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药物降压配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监测指标。结果全部患者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除1例在ICU中因动脉瘤体内压较高致瘤体破裂而死亡外,余皆存活。全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亦无麻醉意外发生。术后无硬膜外血肿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结论严格控制阻滞平面和血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EVGE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2.
静脉麻醉药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 :将经原代培养成活 4天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 9组 ,每组 6孔 ,对照组为C组 ,其余 8组分别为小剂量与大剂量硫喷妥钠组 (TL ,1× 10 -5mol/L与TH ,1×10 -4 mol/L) ;小剂量与大剂量氯胺酮组 (KL ,1× 10 -5mol/L与KH ,1× 10 -4 mol/L) ;小剂量与大剂量γ 羟基丁酸钠组(HL ,3× 10 -3mol/L与HH ,3× 10 -2 mol/L) ;小剂量与大剂量异丙酚组 (PL ,3× 10 -5mol/L与PH ,3× 10 -4 mol/L)。各组均于实验开始后 8小时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细胞酶及电解质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KL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加快 (P <0 0 5 ) ,TL、KH及PH组搏动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5和P <0 0 1) ,TH组可见心肌细胞呈部分搏动或无搏动。细胞形态学亦有相应变化。LDH、AST与CK释放量增加 (P <0 0 5和P <0 0 1) ,ALP活性下降。而HL、HH、KL及PL组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各组间电解质变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低浓度的硫喷妥钠以及高浓度的氯胺酮、异丙酚均有直接的心肌抑制作用 ,高浓度的硫喷妥钠尤为明显。而γ 羟基丁酸钠及低浓度的氯胺酮、异丙酚几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事实上 ,低浓度的氯胺酮表现出正性变时性和变力性作用  相似文献   
33.
L-精氨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但与缺血预处理联合应用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通过比较L-精氨酸、缺血预处理及联合应用对下肢手术患者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联合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我院从1999年12月至2004年9月采用锥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5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小儿法乐四联症术前口服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例3岁~7岁法乐四联症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后均达到镇静效果,平均起效时间9.21分钟±1.02分钟。20分钟后静脉穿刺、24例能耐受。服药30分钟后SPO2由78.83%±6.60%逐渐升高至87.27%。5.25%。呼吸与循环均无抑制。服药后分泌物增多3倒、呕吐2例,眼震1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处理组(P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前、缺血30 min和再灌注30 min 3个亚组。分别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前相比,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min亚组的凋亡指数(AI)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著减少(P<0.01);与C组相比,P酚组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 min亚组的AI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 异丙酚通过调控Bcl-2表达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22例3~7岁法乐四联症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后均达到镇静.平均起效时间9.27±1.01min。SpO2由服药前79.05±8.73%逐渐升高到30min的87.32 5.02%。20min后静脉穿刺.18例能耐受。呼吸与循环均无抑制。服药后分泌物增多3例.呕吐2例。  相似文献   
38.
去甲肾上腺素(NE)仍用于治疗高动力性感染性休克,但由于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可能对肾功能有害,甚至在动物实验中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许多人不主张用此药。本文对25例感染性休克伴全身血管阻力下降的病人,应用NE 治疗,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并评价了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认为 NE 可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且对肾脏无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5例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1例病因不明。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1例。4例随访2个月~3年无再出血。结论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综合CT、MRI/MRA和DSA所见检查可明确儿童自发性脑出血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0.
我院自1985年1月~1996年4月,共实施右室双腔心(DCRV)手术36例,无麻醉死亡。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