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34篇 |
综合类 | 92篇 |
预防医学 | 4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6篇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谢三林陈贤明陈十燕赵敏张贤陈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5):343-344
目的探讨经颈侧腮腺手术径路与口内上颌结节手术径路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7例在本院临床诊断为咽旁间隙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径路的选择、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17例肿瘤最大径〉5cm,其中10例(59%)采用经颈侧腮腺径路,7例(41%)采用经口内上颌结节径路。术后病理诊断为多形性腺瘤6例、神经鞘瘤6例、黏液表皮样癌l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1例、淋巴上皮癌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1例黏液表皮样癌及1例淋巴上皮癌术后补充放疗,1例甲状腺癌转移行甲状腺全切除后行放射性核素放疗。3例经颈侧腮腺入路者术后出现轻度口角歪斜,3-6个月后完全恢复;1例腮腺混合瘤和1例神经鞘瘤复发;其余12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位于咽旁间隙中下区的巨大肿瘤,可采用经颈侧腮腺手术径路;对于咽旁间隙内侧或中上区域的巨大肿瘤,经口径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2.
报告44例鼻咽癌病人,虽经足量放射治疗肿瘤仍未控制,采用手术切除效果满意。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在中国人低钾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KPP)家系中寻找HOKPP新的突变。方法分析了一个具有4代共46名家族成员的中国HOKPP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锁分析、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研究了第1和第2代成员,以发现该家系可能的致病基因突变;然后用上述研究的结果检测第3和第4代成员,进一步验证结果并对正常成员作出患病的预测。结果对第1和第2代的连锁分析显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为CACNAIS基因,其LOD值为3.71;DNA测序显示1582位的核苷酸C被G所替代,为一种新的突变R528G;所有患病个体均带有此突变,而200名对照中没有此突变。检测第3和第4代成员R528G突变,发现所有患者和两名正常年轻女性携带此突变基因。结论发现了CACNAIS基因的一个R528G新突变,能导致中国人低钾周期性麻痹,其外显率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此突变将有助于低钾周期性麻痹的诊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本文报告1例高龄患者的上胸椎复发性巨大哑铃状神经鞘瘤,肿瘤侵犯了后纵隔。患者首次手术切除了椎管内及椎间孔内肿物,以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术后44个月,患者症状反复,后纵膈内肿物短期复发,且较前次明显增大。遂进行了二次手术,全麻下行经后路神经鞘瘤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疗效良好。根据本例经验,采用后正中入路完整切除肿瘤可能是部分后纵膈巨大哑铃状神经鞘瘤的一种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征及后路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9例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平均36.5±±16.3岁(21~60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为:E级1例,D级4例,C级3例,B级1例。X线片示L4滑脱3例,L5滑脱6例。滑脱程度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2例,Ⅱ度4例,Ⅲ度2例,Ⅳ度1例。9例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评价滑脱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5.0±11.6个月(12~58个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2.6±0.6、2.1±0.4)、ODI(16.2±2.5、15.3±2.1)评分均较术前(7.3±1.2和69.7±12.3)显著改善(P0.05),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内固定位置良好,CT三维重建显示患者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平均9.6±?个月(6~12个月);末次随访时腰椎X线侧位片示滑脱Meyerding分级:0度6例,Ⅰ度2例,Ⅱ度1例;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E级6例,D级2例,C级1例。结论: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均为严重创伤所致,易发生在L5和L4,均伴韧带及关节囊损伤、关节突及附件或峡部骨折,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螺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方法: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注射骨水泥治疗60岁以上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3例,术后观察骨折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 ̄40个月(平均24.2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52.76±5.07)%和(18.12±2.29)%,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8.09±0.83)%和(0.99±0.22)%,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平均17.0°矫正至5.1°,平均矫正10.9°,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下地时间为18d。10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恢复1级及以上,无1例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者。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椎间隙塌陷,无内固定断裂或弯曲、松动。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可减少内固定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构建基于COM-B模型的移动健康平台,并评价其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初步构建心力衰竭患者的移动健康平台,包含健康信息传播模块、自我管理反馈模块、护患沟通支持模块、门诊随访助手4个模块。将207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实施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移动健康平台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力衰竭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COM-B模型的心力衰竭移动健康平台可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实现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心力衰竭慢病延续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