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81.
<正>恶性生殖细胞瘤(malignant germinoma)主要发生于生殖腺及中线附近的生殖腺外组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3%[1]。按国际组织学分类,以未成熟畸胎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常见。1970年以前采用  相似文献   
282.
244例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京琪  黄东生  张谊  刘聪  史季桐 《眼科》2011,20(2):113-115
目的 分析和探讨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临床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44例(312眼)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方法 对上述患儿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首诊症状、家族史,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随诊结果及疗效等.主要指标 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283.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综合分析323例R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我院7例,国内文献报道316例.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45.7岁.胰源性疾病是主要病因,占87.3%.临床表现为脾肿大占100%、不规则上腹部疼痛占66.9%、上消化道出血占53.6%、肝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CT、MR可提示脾静脉主干栓塞或狭窄,脾门周围及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扩张迂曲及原发疾病.86.8%(198/228)的患者内镜检查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271例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32例保守治疗,成功26例.结论 RPH通常伴有胰腺疾病、脾功能亢进,但肝功能正常,而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RPH最具特征性的表现.RPH是一种能够治愈的疾病,行病灶切除加脾切除疗效较好,伴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宜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284.
目的观察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60)采用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n=6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当日开始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辅助治疗。2组患者在术后3d及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7%,试验组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1.93,P〈0.01)。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确有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5.
目的 了解贵州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及营养不良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州省农村儿童8 680人,以中国<7岁儿童生长标准为参数计算儿童年龄别身高Z值(HAZ)、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身高别体重Z值(WHZ)与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发病率.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体格发育均落后于参考标准,6月龄内儿童Z值主要分布0~1和0~-1两个区间;6月龄后逐渐向左移,WAZ、WHZ值主要分布于0~-1和-1~-2两个区间,HAZ左移较前二者更明显.18月龄后各Z值主要分布于-1~-2和<-2两个区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在6个月以内较低,6月龄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在36~48月龄时达到高峰;8 680名<7岁儿童中生长迟缓3 292例,低体重1 523例,消瘦388例,发病率分别为37.9%,17.5%和4.5%.结论 贵州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与中国同龄儿童生长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是其主要因素,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是今后贵州省儿童保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86.
[目的]了解紧邻越南的县基本消除疟疾后对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例的监测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和整理该县1996~2008年外出回归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疟疾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年血检流动人口共4798人份血样,发现疟疾阳性病人237例,其中有226例病人是到缅甸务工期间被感染疟疾带回当地,并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病例.但没有发现有从越南感染疟疾的病例.[结论]该县连续12年没有发现当地疟疾病人,疟疾病例主要来自流动人口带回并主要是在缅甸感染,但在当地没有出现继发疟疾病人.  相似文献   
287.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去泛素化酶USP1甲基化及临床特征与大肠癌预后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共纳入286例大肠癌患者。使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HRM)检测基因甲基化水平。应用Cox回归模型评估基因甲基化及临床特征与大肠癌预后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 在男性大肠癌病例中,USP1甲基化增加预后不良风险(HR=2.091,95% CI:1.195~3.661,P=0.010)。临床病理特征中,UICC肿瘤分期4期(HR=2.464,95% CI:1.205~5.039,P=0.014)、肿瘤大小超过50mm(HR=1.610,95% CI:1.016~2.550,P=0.043)和组织学非腺型(HR=5.117,95% CI:1.142~22.930,P=0.033)是大肠癌不良预后风险增加的影响因素。结论 UICC肿瘤分期4期、肿瘤大小超过50mm和组织学分型为非腺型会增加大肠癌不良预后风险。外周血US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男性大肠癌预后不良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88.
289.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 目的:主要评价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动员方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5例患儿,确诊神经母细胞瘤 3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5例,采用CDV化疗方案动员,观察采集干细胞效果。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化疗后第4~9天(平均6.5 d)白细胞< 2×109 L-1,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5~10 mg/kg刺激造血,化疗后13~19 d(平均15.5 d)至白细胞> 5×109L-1后开始采集。所有病例均采集到足够的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总采集次数1~4次,平均2.1次,单个核细胞:(6.1±1.2)×108/kg,CD34+细胞为(5.3±0.8)×106,锥虫蓝拒染率:99.5%(99%~100%),动员并发症少,患儿均能耐受。其中25例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白细胞开始回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 L-1)时间为移植后10~20 d(平均14d)血红蛋白恢复(> 80 g/L)的时间为移植后10~30 d(平均18 d),血小板恢复(> 20×109 L-1)时间为移植后12~35 d(平均20 d)。结果提示CDV 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相似文献   
290.
莫匹罗星的临床及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