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0 毫秒
251.
  目的  探讨N-myc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初次完全缓解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49例,其中N-myc阳性组27例,N-myc阴性组(对照组)22例。采用Kaplan-Meier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49例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7%、65.0%。N-myc阳性组患儿5年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4.2%、51.6%,对照组分别为90.9%、81.8%。N-myc阳性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N-myc表达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N-myc阳性是导致神经母细胞瘤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关注N-myc阳性患儿完全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及肿瘤复发的监测,最大限度避免治疗后复发,以改善患儿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252.
目的 了解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hemangio-endothelioma,KHE)伴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的诊断、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采用甲强龙+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治疗1例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KHE伴KMS的临床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化疗方案采用甲强龙+ VCR+ CTX.2周血小板恢复正常.观察至2012年6月患儿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左侧肩关节活动改善,复查肩部CT提示肿瘤明显缩小.(2)化疗后患儿出现双上眼睑下垂,经营养神经治疗后恢复正常.长春新碱毒副作用可逆.结论 KHE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以儿童和婴幼儿为主要发病年龄的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临床上常伴有KMS.本病例提示对于难以手术治疗的患儿可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能改善KMS并肿瘤缩小.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讨晚期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2006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3例患儿中随访3年以上的30例晚期HB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1)POG/CCG临床分期:III期12例,完全缓解(CR)10例(83%);IV期18例,CR 8例(44%),两组CR率无显著差异(P=0.08);(2)血清AFP:30例患儿中28例明显升高,占93%;(3)术前化疗:提高了69%的肿瘤完全切除率;(4)疗效与预后:30例患儿5年总体生存率为58%。胎儿型、POG/CCG III期和肿瘤完全切除患儿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儿童晚期HB经综合治疗预后尚可。胎儿型预后较好,但肿瘤未完全切除,POG/CCG IV期及伴有远处转移尤其是肺转移患儿预后仍较差,应尽可能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54.
目的:分析评价中越边境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的龙州县历年的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1950-2012年的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患者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779.05/10万、307.88/10万和282.61/10万,疟原虫种类包括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50年代三日疟病例多于间日疟病例,三日疟和恶性疟直到1975年和1978年在当地消失.80年代该县开始出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但人群发病率下降至10.56/10万,90年代至本世纪疟疾发病率分别为4.98/10万和4.27/10万.本世纪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疟疾病例,疟疾病例均来自流动人口,并有恶性疟病例,疟疾病例多数来自东南亚国家.结论:该县自1993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居民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流动人口中的疟疾患者呈现增多趋势,应该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55.
张谊  杨旭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2):1379-1380
目的 观察绿茶粉治疗高位截瘫患者皮肤破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7例,采用绿茶粉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硼锌糊软膏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17例中,治愈9例,好转8例,治疗满意率达100%;对照组的15例中,治愈6例,好转9例,治疗满意率达60%,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绿茶粉局部外敷治疗高位截瘫患者皮肤破溃,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此方法简单可行,疗效肯定,使用安全,价格低廉,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6.
复方维A酸乳膏与肤康宁霜治疗黄褐斑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维A酸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从而抑制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临床应用含维A酸的乳膏对黄褐斑有治疗作用 ,为此 ,我们于 1 997年5~ 1 2月 ,对复方维A酸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并用肤康宁霜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年龄 1 8~ 6 5岁可随访的门诊自愿受试患者 ;以临床确诊的黄褐斑患者 ;1月内未接受黄褐斑治疗药物(中药、西药、外用药物等 )者。1 .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表非盲法对照1 2 0例 (验证组和对照组各 6 0例 ) ,开放性试验 40例 ;药品 :验证组用 0 .0 2 5 %复方维A酸乳膏 ,由…  相似文献   
257.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在培  张谊之  陈妍  熊琳  蒋献  张敏  李薇 《华西医学》2003,18(4):482-483
按随机双盲方法将 4 7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用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 ,均为 10mg、每日 1次 ,口服 4周。结果显示 :试验组治疗 1周、 2周和 4周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7% ,对照组为 6 0 9% (P <0 0 5 ) ;治疗 2周和 4周后 ,试验组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发作持续时间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咪唑斯汀较氯雷他定起效快 ,疗效更好 ,可作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一线优先选择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58.
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为了了解和掌握淋病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点,找出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对泰安市1994~2003年报告的4 456例淋病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59.
目的 用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 ,对前者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采取双模拟包装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 15 0 m g,tid,疗程7~ 14d;司帕沙星 3 0 0 m g,qd,疗程 7~ 14d。结果 共完成 74例 (试验组 3 6例 ,对照组 3 8例 ) ,病种包括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病种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6.11%和 86.84%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6.49%与 88.0 0 % ;细菌阴转率分别为 85 .71%与 88.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1.11%与2 6.3 2 % ;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60株临床致病菌对甲苯磺酸托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均为 83 .3 3 %。结论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较强 ,有较满意的临床和微生物疗效 ,是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60.
采用空间分辩光谱测量技术,研究了308nm紫外激光烧蚀A1表面发射粒子的动力学过程。通过测量溅射粒子发射光谱中A1(Ⅰ)396.1和A1(Ⅱ)281.7nm线强度的空间分布,以及激光能量密度和不同烧蚀环境压力对它们的发射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讨论了紫外308nm激光溅射A1表面发射粒子的微观过程。认为A1原子和A1离子的激发机理不完全相同,它们除被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碰撞激发外,A1离子和电子的复合,也是引起A1原子激发的一个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