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家庭随访对留置尿管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对留置尿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2月~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后带留置尿管出院的49例患者设为家访组,通过电话询问和上门家访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将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治疗后带留置尿管出院的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后,离院3个月内通过电话询问收集资料.评估家庭随访对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陪护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家访组患者留置尿管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家访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家访组患者陪护对留置尿管的护理技能掌握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家庭随访明显减少了留置尿管患者的并发症,提高陪护对留置尿管的护理技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缺血即刻和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肢体缺血后适应。应用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反复3次进行肢体缺血后适应。实验分为7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4 h、24 h组),缺血再灌注+缺血即刻远隔缺血后适应组(4、24 h组),缺血再灌注+再灌注即刻远隔缺血后适应组(4 h、24 h组),每组4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β-APP蛋白表达的部位;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研究β-AP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组大鼠缺血脑组织β-APP蛋白表达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可以看出β-APP在大鼠缺血后4 h无升高,缺血后24 h开始升高。给予远隔缺血后适应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24 h时缺血即刻给予远隔后适应组,β-APP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可能会通过降低脑缺血后β-APP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36例经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6例经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患者中28例治疗21 d痊愈出院,4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滤过治疗,42 d痊愈出院,3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机械通气治疗,46 d痊愈出院。结论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痴呆、智能广泛退化为特征,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平均寿命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AD已成为引起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疾病。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应用分析化学技术建立正常儿童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的指纹图谱,并分析其在功能性便秘(FC)儿童中的变化,探讨肠道短链脂肪酸变化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6岁,便秘组15例,平均年龄6.5岁,均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取所有儿童粪便样本提取短链脂肪酸(SCFA),应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SCFA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对照组儿童每克干粪中SCFA的含量为(51.89±17.62)mg/g,其中各SCFA的含量依次为:乙酸,丁酸,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与对照组相比,便秘儿童每克干粪中SCFA总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1.01);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减少,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增加,其含量顺序依次为:异丁酸最多,异戊酸次之,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最低;便秘组粪便中sCFA浓度(87.29±33.42)mg/L较时照组的(17.36±8.12)mg/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减少,比例失调,但浓度升高,功能性便秘的产生可能与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吸收过度以及局部的短链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6.
张营  祝学敏 《中原医刊》2005,32(3):43-43
诺维本(NVB)是近几年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新型抗癌药,由于其疗效独特,神经毒性较低,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NVB属于长春碱类,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大,致使药物易渗入皮下间隙,导致局部组织缺血、低氧、静脉炎症发生。在周围静脉注射时。易引起外渗。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甚至出现水泡、溃疡,皮下组织坏死等。2002年1月-2004年4月,在我科出现诺维本化疗后外渗3例,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疼痛减轻,愈合时间缩短,防止了病残。现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7.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例SDC患者临床资料,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SDC好发于男性,以腮腺导管癌多见,肿瘤生长迅速,浸润性强,易侵犯神经导致面瘫。讨论SDC是一类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颈淋巴清扫术为主,术后给予放疗。关键词:涎腺;肿瘤;涎腺导管癌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癌因性疲乏的定义、评估、相关因素、干预措施;提出医护人员应积极对病人癌因性疲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辨析原因,制定个体化、系统化的干预措施,缓解病人疲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慢病管理模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干预6个月后的疾病管理知识掌握、血液指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在疾病基础知识、日常生活、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关节保护和功能锻炼的疾病管理知识评分分别为(3.21±1.05)分、(4.87±1.21)分、(4.91±1.55)分、(3.72±1.02)分、(4.21±1.24)分、(5.32±1.75)分,高于对照组的(2.24±0.76)分、(3.35±0.94)分、(3.84±1.27)分、(2.38±1.14)分、(3.05±0.98)分、(4.38±1.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4、7.015、5.505、6.194、5.190、3.099,P均<0.05)。观察组患者类风湿性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分别为(13.48±3.27)U/ml、(23.23±5.81)mm/h、(15.34±4.36)mg/L,低于对照组的(16.59±4.18)U/ml、(28.65±5.74)mm/h、(18.77±4.8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4、4.693、3.727,P均<0.001)。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自我管理、应对问题的评分分别为(3.74±0.98)分、(3.95±0.89)分、(3.87±0.84)分、(4.17±1.15)分,高于对照组的(2.92±0.74)分、(2.97±0.75)分、(2.94±0.73)分、(3.26±0.9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2、5.954、5.910、4.351,P均<0.001)。观察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健康自我认识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72±1.15)分、(6.20±2.24)分、(5.43±1.37)分、(3.53±1.25)分,高于对照组的(1.59±0.57)分、(3.06±1.32)分、(3.21±1.08)分、(1.35±0.4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5、8.540、8.998、11.481,P均<0.001)。 结论慢病管理模式能够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病管理知识掌握和自我效能,改善疾病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单硝酸异山梨酯属硝酸酯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扩张静脉容量血管、外周阻力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不同剂型单硝酸异山梨酯药动学不同,而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具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且有效性较好、安全性较高。本文主要综述了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