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分析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对评估重度脑损伤(SBI)患者病情与预后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8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平分为:轻度组(49例,GCS评分≥9)和重度组(39例,GCS评分<9)。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入院时血清UCH-L1与NGAL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UCH-L1与NGAL水平分别与GC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6月,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血清UCH-L1、NGAL水平以及GCS评分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SBI患者短期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NGAL与UCH-L1水平对SBI患者随访6月预后生存的诊断性能。结果重度组血清UCH-L1与NGAL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而轻度组血清UCH-L1与NGA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UCH-L1水平分别为28.7±5.2、15.4±3.6、10.5±2.3ng/mL,NGAL水平分别为253.8±33.4、161.5±27.3、136.6±25.1ng/mL,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损伤患者血清UCH-L1与NGAL水平均分别与GCS评分呈线性负相关(r=-0.713,P=0.023、r=-0.852,P=0.011)。随访6月,预后不良组血清UCH-L1及NGA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UCH-L1水平分别为36.2±3.9、11.6±2.1ng/mL,NGAL水平分别为285.8±24.6、114.3±10.2ng/mL,均P<0.05),而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分别为5.2±1.2、13.8±1.1,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UCH-L1及NGAL水平为随访6月SBI患者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OR=2.765,P=0.029、OR=2.965,P=0.024)。ROC曲线显示,血清UCH-L1截断值为19.5ng/mL,预测SBI患者随访6月预后不良的AUC为0.826,灵敏度为89.4%,特异性为80.1%。而血清NGAL截断值为182.5ng/mL,预测的AUC为0.895,灵敏度为91.2%,特异性为85.7%。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7,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88.9%。结论血清UCH-L1与NGAL水平能有效评估颅脑损伤程度,对短期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4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并诊断为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研究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体检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散射免疫比浊法,Clauss法测定所选对象血浆中D-D、FIB水平。观察并比较各组间浓度的差异。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3.096±1.764)mg/L]及重度子痫前期组[(4.686±1.123)mg/L]孕妇血浆D-D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FIB[(5.20±1.46)mg/L]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FIB水平[(4.62±1.53)mg/L]较正常妊娠妇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妊娠子痫前期凝血功能障碍及纤溶系统的早期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预防。FIB可作为辅助指标,对子痫前期的分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价值分析是一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目的是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去实现产品最合适的功能。在选择口腔医疗器械消毒装置过程中引进价值工程就是为了用最小的经济消耗,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消毒效果。本文试以瞬间灭菌装置作如下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64.
张红玉  张泽生 《河南中医》1998,18(6):365-366
周小农先生(1876~1942年),江苏无锡人,是我国近代颇有影响的临床医学大家,对治肝之法尤多独到经验。今仅据《周小农医案》(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撮其要浅述于后。IN肝解部力进刚保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气机不和,郁结横逆,不但可使肝脏本身受病,还能影响各组织功能及其他脏腑,故周氏对疏肝解郁法的运用,非常重视。他所用疏肝解郁法,通常有疏肝理气、疏肝通络、畅脾流肝、理气行滞、疏肝降胃等,常用来治疗眩晕呕吐、胃院疼痛、腹满攻撑、胁痛引肩、发热不退等证,习用逍遥散、四七汤以及郁金、川贝母、香附、苏梗、绿…  相似文献   
65.
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9例重度窒息儿。现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清热解毒类中药饮片使用,了解该院中医药工作情况。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嘉兴市第一医院2012-2014年清热解毒类中药饮片的使用数量和金额进行排序统计分析。 结果 嘉兴市第一医院清热解毒类中药饮片总用量及总金额逐年增加,但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结论 2012-2014年嘉兴市第一医院清热解毒类中药饮片用量与金额增长明显,其所占中药饮片总用量、总金额的比例亦呈增长趋势;开展使用情况分析有助于临床用药趋势判断,为饮片合理应用及采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正肾脏与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肾脏既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也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两者互为因果,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推广,血压的异常节律及特殊类型高血压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日益引发关注。本文就ABPM在CKD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正常血压节律与异常血压节律对靶器官的影响1.1正常血压节律生理状况下,人体的血压以24 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变化,即白天有两个高峰(09∶00和19∶00),下  相似文献   
68.
报道1例紫杉醇脂质体化疗致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1例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复发患者,接受紫杉醇脂质体270 mg和顺铂联合静脉化疗,化疗后第3天出现IV度出血性膀胱炎,入院后给予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碳酸氢钠静脉注射碱化尿液、抗感染、止血、输血、积极抗休克处理及输尿管镜下膀胱积血清除,患者最终死亡。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过程中,需要警惕发生出血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中的作用,为HBV基因的分型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份 HBV-DNA阳性样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120份样本均被荧光定量分型PCR 法和直接测序法成功分型,荧光定量分型PCR 检出29(24.17%)例混合感染样本,直接测序法检出7(5.83%)例,前者检出率高于后者(χ^2=15.817,P=0.000);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 值为81.67%);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经TA 克隆后,证实与荧光定量分型PCR 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荧光定量分型PCR 法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的HBV 基因分型法,对基因型混合感染样本的检出率高于直接测序法,且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70.
复方桑黄颗粒中总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复方桑黄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表对复方桑黄颗粒中总黄酮成分醇提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工艺条件。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2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为30.29%,出膏率为10.39%。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可为复方桑黄颗粒的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