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血脂异常或高脂血症均为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此病名,但有其相关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已有关于“膏”的论述和“膏人”、“脂人”的说法。对于本病的记载散见于“胸痹”,“眩晕”痰证、心悸、中风之中。本病属中医学湿浊、痰浊和瘀血的范畴。  相似文献   
92.
糖尿病(d iabetes m ellitus,DM)是一种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多因素共同参与,至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的疾病。DM慢性并发症是影响DM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有心、脑(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和周围血管病变;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有DM肾病、DM视网膜病变等;神经病变可以涉及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和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包括DM性胃轻瘫、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以及DM性阳痿等)。中医药在DM防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形…  相似文献   
93.
体外药理实验在药物筛选、毒理评价与涂入的细胞分子药效等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中药体外药效实验的两种加药方式都有一定弊端。现提出了中药与肝微粒体共育的加药方式,既避免了非药物成分的干扰,又模拟了药物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抗2型糖尿病(T2DM)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SPF级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 mL·kg-1·d-1无菌水)、雷米普利(阳性对照,1 mg·kg-1·d-1)、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0.72,2.88 g·kg-1·d-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5 mL·kg-1·d-1无菌水)。4组GK大鼠在自由进食高脂饲料同时,腹腔注射(10 mg·kg-1·d-1)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早期AS;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同时,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相应受试物32 d。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采血,冰上取主动脉。酶免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含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主动脉MCP-1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mRNA表达。结果: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MCP-1水平、高剂量组主动脉MCP-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主动脉PPARγ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抑制主动脉MCP-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主动脉PPARγ表达可能是参芪复方抗DM 性AS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5.
参芪复方对GK大鼠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type 2 d iabetes m ellitus,T2DM)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设模型、雷米普利(1 mg/kg.d)、参芪复方低、高剂量(0.72 g/kg.d与2.88 g/kg.d)及W istar对照组,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相应受试物32 d。酶免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 in,CRP)、放免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主动脉核因子(NF)κ-B p65mRNA的表达和活化。结果:参芪复方低、高剂量组CRP、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NFκ-B p65表达与活化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参芪复方具有降低T2DM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作用,减少NFκ-B基因的表达和活化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祛毒透析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内皮素及血压的影响,以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大鼠5/6肾切除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采用鼠尾袖带加压阻断法测量大鼠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祛毒透析胶囊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动脉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结论:推测祛毒透析胶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部分是通过降低全身血压、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复方血尿停治疗以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复方血尿停与大鼠肝微粒体共同孵育后加入到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体外培养体系中,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速率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经肝微粒体代谢后,复方血尿停2、4、8mg/mL均抑制GMC的增殖及IL-6、ET-1的产生,且呈剂量依赖方式。结论复方血尿停能抑制IL-6、ET-1的分泌和GMC的增殖,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06—2014-06间收治88例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并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5 d行膝功能评分。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膝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术前,且膝关节及膝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感染、脱位、松动以及屈曲不稳等病例发生。结论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强患膝稳定性和患者行走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胫骨远端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切开组,每组59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切开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血尿停冲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 2表达的影响 ,以阐明其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病有效的作用机制 ,为临床利用该药治疗以系膜增生为核心病理环节的多种肾脏疾病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研究 ,用不同剂量与S - 9共同孵育的血尿停冲剂刺激 4~ 6代系膜细胞 16h ,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指数 ;TUNEL法定量观察凋亡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 2的表达。结果 加入血尿停冲剂 (S - 9) 16h后 ,系膜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征象 ,诸如细胞内深棕色颗粒形成、核固缩、碎裂等 ;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同时血尿停各组bax、bcl- 2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0 .0 5 )。 结论 血尿停冲剂可能通过调控bax和bcl - 2基因表达诱导系膜细胞凋亡 ,促进肾小球增殖性病变消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