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7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10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322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1051篇
预防医学   515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432篇
  9篇
中国医学   453篇
肿瘤学   2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6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288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差异因素。结果:288例中,颅内感染12例,感染率4.17%;颅脑外伤术后感染与高温季节、高龄、重度以上损伤、短期内两次以上手术、连续两侧开颅术、长时间(〉4h)手术、显微外科手术、颅底与后颅凹手术、脑室外引流、皮下或硬膜外积液以及急诊手术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易感患者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瘀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瘀证患者99例,检测患者腰椎骨密度及血细胞参数(MCV、RDW-CV、MPV、PDW)水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瘀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患者疼痛评分、血瘀评分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疼痛评分与血瘀评分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r=0.535,P0.01);与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357,P0.01)。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性疼痛与血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瘀越严重,疼痛程度也越严重,提示血瘀在骨质疏松性疼痛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12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在口腔科疾病中仅次于龋病、牙周病和错[牙合]畸型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在肝移植的自发耐受模型中,调节性CD4^+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近交系大鼠从Lewis(LEW)到Wistar Furth(WF)的肝移植组合,对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注射抗CD4的单克隆抗体(Anti-CD4mAb),然后抽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试验了解宿主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结果 对肝移植自然生存的宿主注射Afiti—CD4mAb后,术后第21天、42天均能够诱导出肝损害(排斥反应),但第56天、100天以上的则未能诱导出来,且该损害能被抗CD8单克隆抗体阻断。另外CTL试验显示宿主的脾细胞中,初始型CTL前体细胞在移植56d后未能检测出来。结论 在自发性肝耐受模型中。宿主术后早期存在由CD4^+T细胞介导的下调原始效应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供肝免疫原性和宿主对供体抗原反应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利用近交系LEW到WF的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取出不同时期的供肝,分别刺激长期生存的WF宿主,观察能否诱导出肝损害;另外对LEW→WF肝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再次给予供体抗原刺激。结果(1)移植后第1、2天的同种移植肝,可激起长期生存的宿主出现暂时性肝损害(121±33、83±21),但第3天以后的则不能(28±9)。(2)给予供体同源的脾细胞刺激后,移植后7、14、28 d的宿主均未能诱导肝损害(56±17、66±11、61±35),但第56、84或112天的宿主均可被诱导出暂时性肝损害(98±25、158±43、330±82)。结论(1)肝移植后供肝的免疫原性在术后3 d基本消失。(2)移植术后1个月内宿主对供体抗原的刺激是处于低(无)反应状态的。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Ets-1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s-1在4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和5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ts-1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均可见,79%的前列腺癌组织中Ets-1呈阳性表达,而在良性前列腺组织细胞中无表达或仅有微弱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Gleason评分高危组Ets-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Gleason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结论 与良性前列腺组织对照相比,Ets-1有肿瘤特异性,其表达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可作为前列腺癌病变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的一个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30.
第一跖底动脉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前第二趾移植和(?)趾甲皮瓣移植重建手功能的术式,常采用足背动脉与第一跖背动脉为血管蒂。但该血管蒂常有变异,据临床的实践经验,改用第一跖底动脉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分离第一跖底动脉难度较大,故在55例足标本和13例血管铸型标本上观察了第一跖底动脉有关的外科解剖,讨论了利用第一跖底动脉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