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具有价格昂贵 ,销量又大的特点 ,因此不法分子借制售含量约为本品标示量一半的劣药牟取暴利。此类案件曾不止一次披露于报端。为了杜绝本品劣药进入医院危害病人 ,医院药房急需快速测定本品含量的一种方法。将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测定法[1] 用于快速测定本品含量 ,并与药典法[2 ] 比较 ,结果令人满意。本法未见文献报道。1 仪器与试药1 .1 仪器  72 1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 .2 试剂 总蛋白标准液 (系人血白蛋白 ) :50g/L1ml;双缩脲试剂 (温州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 .3 样品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2 …  相似文献   
32.
王柏淳  于丽萍  张福良 《现代预防医学》2014,(9):1618-1620,1624
目的了解丹东市农村居民的住院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丹东市15周岁以上的11 747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2年丹东市居民的住院率为7.07%;应住院而未住院率为26.33%,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民族、婚姻、学历、就业情况和有无慢性病等人群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东市居民的住院利用较高,在制订卫生政策和资源配置时要综合考虑当地人社会人口学学特征以及疾病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好发年龄为 3 0 5 0岁 ,发生率为 70 %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 ,此病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在临床上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仍不少见。而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其自身的特点。综述如下。1 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为 :腰痛并下肢放射痛 ,但放射性疼痛的程度较青壮年为轻。下肢放射痛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与腰椎疼痛同时出现 ,有的腰痛数日、数周或数月后才出现下肢痛且沿坐骨神经走行。部分患者因咳嗽 ,打喷嚏 ,排便等腹压增加而使疼痛加重 ,卧床休息后减轻。与同…  相似文献   
34.
早期短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平衡功能及AD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40例 (诊断按WHO标准 ,均经CT及临床确诊 )。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但除外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和有严重合并症者 (心、肝、肺、肾等 ) ,均存在偏瘫 ,病情稳定。康复组接受治疗的时间为发病后 1 3 .30± 6 .88天 ;接受治疗次数为 1 3 .45± 6 .52次 ;对照组住院 2 0 .85± 6 .59天。各组性别、年龄、病变的性质见表 1。表 1  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组别性别 (例 )男女年龄 (岁 )病变性质 (例 )出血性梗塞性偏瘫侧 (例 )左右康复组 16 459.4 0± 11.52 71381…  相似文献   
35.
笔者收集到四家医院陈旧性创伤性膈疝12例,占同期急性创伤性膈疝的10%(12/120),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1岁。初诊到第二次就诊时间分别为30天~10年。闭合性和/或开放性外伤以及手术后无症状或有症状之潜伏期,因...  相似文献   
36.
贲门失弛症经胸改良Heler's术15例治疗体会张苏和周凌云张福良(内蒙古自治区医院010017)我院自1985~1995年经胸行改良Heler's术式治疗贲门失弛症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14~48岁,平均31岁。病程2个月~12年。多...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滋补脾阴方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线索。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糖尿病组(DM),脾阴虚组(pi),脾阴虚糖尿病组(piDM),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5 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 的方法观察下丘脑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及蛋白激酶C(PKC/Akt)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以判定胰岛素信号传导是否出现障碍。结果:DM 组、pi组、piDM 组p-IRS-1ser 表达较Cont 组增加(P<0.05),DM 组、piDM 组p-Akt 表达减弱(P<0.05)。ZBPYR 组p-IRS-1ser 较DM 组、piDM 组减弱(P<0.05),p-Akt 表达较DM 组、piDM 组增加(P<0.05)。结论:DM 组、pi组、piDM 组大鼠下丘脑中胰岛素信号未正常向下传导,可能发生了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ZBPYR 具有纠正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