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琳娜  韩桂俊  汤素芹  袁秀荣 《护理研究》2005,19(16):1476-147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从而使许多病人长期遭受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痛苦.我科自2003年11月采用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加手术取栓,术后采用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治疗,效果良好.现就循环驱动治疗仪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63.
张琳娜  高畅 《职业与健康》2014,(8):1134-1137
回顾了延续护理的内涵、延续护理的发展、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下肢ASO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经济因素、饮食因素、治疗因素等、功能锻炼及社会和家庭支持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续护理的发展方向,包括成立延续护理团队、规范延续护理内容、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预防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早期脊髓损伤(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早期S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下肢深静脉彩超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伴DVT组(n=56)和不伴DVT组(n=140)。统计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是否合并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无肿瘤病史、有无吸烟史、SCI的情况、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等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9.061;95%CI:3.931~20.882)、吸烟(OR 3.852;95%CI:2.009~7.385)及合并下肢骨折(OR 12.455;95%CI:3.361~26.156)与早期SCI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DVT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合并下肢骨折是SCI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SH2B1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NC-siRNA(转染不具有干扰作用的siRNA)、SH2B1-siRNA组(转染SH2B1特异性siRNA),转染48 h后,分别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中S...  相似文献   
66.
氧化苦参碱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娜  白洁  刘红梅 《陕西中医》2007,28(6):755-757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癫痫的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青霉素制作癫痫模型,以苯巴比妥为作阳性对照,观察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中、高剂量组可延长癫痫大鼠惊厥潜伏期,明显减轻大鼠痫样发作程度;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和剂量组大鼠皮层脑电图均有明显改变;在青霉素致痫后,光、电镜观察可见神经细胞肿胀,细胞器的损伤等改变,使用氧化苦参碱后神经元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细胞器等损伤能够得到改善;氧化苦参碱中、高剂量组能降低癫痫大鼠脑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氧化苦参碱具有一定的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67.
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指端动脉栓塞9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肢指端动脉栓塞的发病因素以寻求良好的护理对策。方法:经桡动脉注射尿激酶10万U加0.9%生理盐水20 m l给药,采用动脉、静脉和口服三种途径联合给药方法。结果:9例患者中2例坏死界面清晰后,给予截指,其余7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2~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良好的护理是保证上肢指端动脉闭塞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69.
陈晓霞  张琳娜  段慧云  白洁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2):99-101,I0001
目的建立槐定碱(sophoridine,SRI)致痫大鼠癫痫模型,电镜下观察槐定碱致痫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癫痫发病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槐定碱致痫组(SRI)、苯巴比妥钠+槐定碱组(PBS+SRI),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大剂量槐定碱(47.83mg/kg)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以及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致病后海马CAI区和CA3区神经元组织病理学和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腹腔注射大剂量槐定碱后,大鼠出现了痫性行为发作;电镜下可见槐定碱致痫大鼠海马CAI区和CA3区神经元核膜双层结构破坏,神经细胞核严重固缩,染色质颗粒状聚集,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经苯巴比妥钠干预后,槐定碱致痫大鼠海马CAI区和CA3区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大剂量槐定碱可导致大鼠在体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诱发癫痫。  相似文献   
70.
槐定碱致痫大鼠大脑皮质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槐定碱致痫大鼠大脑皮质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4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癫痫组和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al sodium,PBS)治疗组.癫痫组腹腔注射槐定碱(Sophoridien,SRI)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质ERK1、ERK2和p-ERK1/2的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应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病理学改变.结果 正常大鼠皮质有少量的ERKI和ERK2表达;致痫0.5h后p-ERK1/2开始表达,并且ERK1和ERK2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开始增多(P<0.01),致痫1.5 h后三者表达数量达到最高值,5 h后表达下降;治疗组阳性细胞表达数量较癫痫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与正常组和治疗组相比癫痫组大鼠皮质有明显的变性坏死神经元.结论 槐定碱致大鼠癫痫发作后,大脑皮质ERK的活性产生变化,其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癫痫发作后皮质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