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9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1b/CD18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49例心绞痛患者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1b/CD18表达。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1b/CD18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P<0 .0 1)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1b/CD18表达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P<0 .0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心绞痛患者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无变化 (P>0 .0 5 ) ,而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增加 (P<0 .0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1b/CD18表达与梗死范围无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 CD11b/CD18表达明显增加 ,其增加程度与心肌缺血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2.
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常用器械抗栓方案.随着房颤防治ABC综合策略以及中国房颤分级诊疗方案的出台,左心耳封堵术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房颤患者规范化综合治疗中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3.
高频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检测73例选择性冠脉造影病人和20例健康者高频心电图(HFECG),结果显示,陈旧性心肌梗塞者高频切迹>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稳定型心绞痛者>健康者;冠脉狭窄重度者高频切迹>中度者>轻度者>冠脉正常者;高频切迹数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FECG诊断冠心病(CAD)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77%。提示HFECG对诊断CAD、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4.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政学  张玉顺  李寰  贾国良  王小燕 《医学争鸣》2002,23(14):1321-1322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PDA)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方法  6 8例成人 PDA (男 2 6例 ,女 4 2例 ) ,年龄 18~ 6 5 (32± 2 7)岁行Am platzer封堵器根治 PDA术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封堵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 (L VESD) .应用椭圆体体积法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 VEDV)、收缩末期容积 (L VESV)、每搏搏出量 (L VSV)、射血分数 (L VEF)和短轴缩短率 (L VFS) ,将封堵前后测量数据分别用统计学配对 t检验 .结果  L VEDD,L VEDV,L VESV,L VSV封堵前分别 (6 0± 9) mm,(2 2 8± 90 ) m L,(5 4± 2 7) m L,(172± 74 )m L;封堵后 5 d分别降为 (5 0± 7) mm,(130± 6 0 ) m L,(41±2 1) m L ,(96± 4 5 ) m L (P<0 .0 5 ) ;封堵后 3mo分别为 (48±7) m m,(112± 5 0 ) m L ,(38± 17) m L ,(91± 4 0 ) m L (P<0 .0 5 ) ;L VEF,L VFS封堵前分别为 (5 6± 18) % ,(38± 5 ) % ;封堵后 5 d分别为 (5 1± 2 0 ) % ,(36± 6 ) % (P>0 .0 5 ) ,封堵后3mo分别为 (5 7± 8) % ,(38± 8) % .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成人 PDA能缩短 L VEDD和改善左心功能 .  相似文献   
65.
胃手术后输出袢肠套叠: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胃手术后输出许肠套叠(ELI)的病因、发病特点、诊断、治疗。报告经诊治的3例,并结合国内文献报告的11例资料,共手术治疗13例,其中坏死肠段切除4例;套叠复位7例;毕-Ⅰ式改毕-Ⅱ式1例,单纯胃空肠吻合改胃大部切除1例。均一期治愈。多数认为其病因与存在ELI的诱发因素有关;诊断应结合病史、体征、B超、CT综合判断;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6.
脑梗死是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类型,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偏瘫是其主要症状和后遗症。我部自1999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应用药物及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告7例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栓塞术,5例栓塞成功,无共发症,文中对PDA栓塞适应症、栓塞方法、泡沫塞子直径选择、并发症和PDA失败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456例(男236例,女220例)膜周部VSD患者,年龄3~48岁,平均(14±9)岁。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者同时应用其他封堵装置治疗合并的畸形。结果456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VSD直径为2.3~18 mm(平均6.2 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 mm(平均2.3 mm),术中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1.3~20 mm(平均6.4 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 mm(平均2.4 mm)。448例封堵成功。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22 mm(平均8.6 mm)。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1.3%),溶血2例(0.4%),封堵器明显移位1例(0.2%)。6例AVB患者,5例均恢复正常窦性心率,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0.2%)术后6月复查,有微量残余分流,1年后消失。6例(1.3%)术后新出现主动脉瓣微量返流,10例(2%)术后即刻新出现三尖瓣少量返流,1例(0.2%)术后5d新出现三尖瓣中量返流,1例(0.2%)术后6月新出现三尖瓣少量返流。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膜周部VSD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伴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临床特征.方法:用冠脉造影方法分析了850例伴有NIDDM(153例)和不伴有NIDDM(697例)冠心病冠脉病变特点并将临床特点加以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合并NIDDM患者伴高血压、脑卒中、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率较不伴有NIDDM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该组患者无痛型较多,病情重,住院期间病死百分比高,该组患者易出现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及三支病变(P<0.01),左室射血分数(EF)下降.结论: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病变和心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冠心病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18个医院ASD封堵治疗患者2 108例,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和指导封堵治疗的不同,分为TEE组和TTE组。其中TEE组504(男197,女307)例,年龄1265(28±15)岁;TTE组1 604(男621,女983)例,年龄170(23±11)岁。结果TEE组和TTE组ASD最大直径为(22±10)mmvs(21±11)mm,所植入封堵器的大小为(26±8)mmvs(27±9)mm,手术技术成功率95.4%vs95.9%,微-少量残余分流率即刻为13%vs12%,随访36月为2.8%vs2.9%,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操作时间TTE组明显短于TEE组(P<0.01)。TEE组和TTE组发生心包填塞均为0.6%,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为0.2%vs0.1%,短暂房室传导阻滞为2.6%vs1.7%,术后发生阵发性房颤为1.2%vs1.7%,两组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超声心动图指导ASD封堵术均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无显著差异。但TTE较TEE指导ASD封堵治疗操作更为简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