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7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8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218篇
内科学   558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204篇
外科学   279篇
综合类   1924篇
预防医学   941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809篇
  16篇
中国医学   663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105例甲亢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查潘奇芳,张燕,张瑾,张华我们对10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进行常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测,发现其周围神经损害比肌肉损害更为常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为我院1991年8月~1994年8月住...  相似文献   
992.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伤,具有局限性、复发性、自愈性等特点。其发病机制是口腔疾病的研究重点之一。新近研究认为,RAU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固有免疫、Th1/Th2失衡、CD4~+CD25~+Foxp3~+Treg减少、细胞因子分泌紊乱、黏膜抗体形成、口腔黏膜局部SIgA低表达以及过敏反应等一系列免疫紊乱,并发现局部微循环改变以及氧自由基介导的免疫紊乱也参与了RAU发病。随着对RAU与免疫学、微量元素和微循环病因关联性研究的深入,可以进一步从分子免疫学角度揭示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为预防与治疗RAU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川芎嗪、氨溴索联合激素、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71例诊断为放射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激素、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14例,未愈3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6例,未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氨溴索联合激素、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估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盆底疝修补、功能性直肠悬吊、子宫悬吊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合并盆底疝和直肠黏膜内脱垂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35例结肠慢传输合并盆底疝、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顽固性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盆底疝修补、功能性直肠悬吊、子宫悬吊术.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期2年.35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每天平均排便5(2~8)次,为半固体状大便.术后2年平均每天排便2(1~3)次,为固体状大便.随访期间35例患者控便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35例中对手术效果满意者19例,非常满意者16例.35例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术后需间断性使用泻药者3例.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盆底疝修补、功能性直肠悬吊、子宫悬吊术是慢传输型便秘合并盆底疝、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有效治疗方法,远期效果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ubtotal colectomy,ascending colon-rectum anastomosis, pelvic floor hernia repair, functional rectal suspension, and uterine suspension surgery for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with pelvic floor hernia and rectal mucosal prolapse.Methods From June 2007 to May 2008, 35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constipation caused by slow colonic transit combined with pelvic floor hernia and rectal mucosal prolapse underwent subtotal colectomy and ascending colon-rectum anastomosis, pelvic floor hernia repair, functional rectal suspension, and uterine suspension surgery. Postoperative defecation, complications, quality of life, and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ere followed-up.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two years. At one month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average defecation frequency was five times (2 -8 times) a day, with a semi-liquid stool consistency; After two years the frequency was twice ( 1 -3 times) a day, with solid stool consistency. Of the 35 patients, 19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surgical efficacy, and 16 were very satisfied. All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with pelvic floor hernia and rectal mucosal prolapse subtotal colectomy, ascending colon-rectum anastomosis, pelvic floor hernia repair,functional rectal suspension, and uterine suspension surgery has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995.
钉棒系统复位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线片,检测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成角段Cobb角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治疗前后ASIA分级。结果 31例获5-36个月的随访。Cobb角术前为23.5°±6.8°,术后为2.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术前为0.5±0.2,术后为0.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骨折椎体愈合,伤椎高度无丢失。术后ASIA分级:A级5例中3例无改善,2例恢复至C级;4例B级中2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C级5例中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D级5例均恢复至E级;E级16例仍为E级。结论使用AF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快捷,伤椎体回复高度满意,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脉血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阿托伐他汀10mg/d;C组阿托伐他汀10mg/d+脉血康胶囊2粒/tid,D组阿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片0.1/d,每组各50例,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组疗效对比,组间比较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分别与B组、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比较,C组比A组副作用更小(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脉血康能有效降低血脂,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中医健腹操加药茶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新诊断MS患者进行筛选,70例进入研究,给予中医健腹操加药茶治疗,8周后观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体重,个性化治疗,配合中医健腹操加药茶治疗,可纠正代谢紊乱,提高M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及原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心内科行血管内支架置人术的50例TA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无狭窄组和再狭窄组,分别比较两组临床基本资料、血管造影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支架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置人支架明显较长(P〈0.05);介入术后血管残余狭窄〉20%在再狭窄组中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中度狭窄比例高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血清HDL—C、支架长度及支架残余狭窄可能是TA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对ICR雌鼠生理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6周龄ICR雌鼠分为2组,A组雌鼠采用慢性束缚应激(6 h/d,28 d)处理,B组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ICR雌鼠生理指标(体质量,性周期)及繁殖性能(妊娠期、产仔数,仔鼠初生重体质量,仔鼠离乳体质量,离乳率)等数据.结果 A组ICR雌鼠的妊娠期、仔鼠离乳率、仔鼠离乳体质量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A组ICR雌鼠体质量、雌鼠性周期、产仔数,仔鼠初生重与B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显著影响ICR雌鼠体质量的增加、产仔数、仔鼠初生重及破坏雌鼠性周期,但不影响ICR雌鼠的妊娠期、仔鼠离乳率、仔鼠离乳体质量.随着束缚应激实验的进行,小鼠体质量及性周期有恢复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张燕 《吉林医学》2012,33(25):5403-5404
目的:探讨卡前列腺素(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47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常规治疗2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21例(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组),常规治疗采用反复按摩子宫,缩宫素局部和全身应用,热盐水纱布宫腔压迫止血,出血部位局部"8"字缝合及止血药物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传统方法止血;21例是在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治疗短时间内无效后宫体注射欣母沛及改良式B-Lynch缝合。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孕周、妊娠并发症构成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式,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