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川芎茶调散出自《和剂局方》。由川芎、荆芥、白芷、甘草、羌活、细辛、防风和薄荷组成。共为细末,每服两钱,饭后清茶调下。近代多做汤剂,主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效果显赫。因本方全由风药组成,故古今医家公认为内伤头痛所禁忌。吾多年来,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常以川芎茶调散(后简称茶调散)全方做使药,治疗多种内伤头痛,每每获效。有时竟是多年沉疴,一剂霍然,突出意外,妙不可言。现分述于下:一、益气茶调散(即党参、黄芪、白术、蜈蚣加茶调散全方)。用于气虚头痛。证见:头  相似文献   
43.
张炳厚 《北京中医》2007,26(3):180-181
医林皆知,吾师刘渡舟精通医典,擅用经方,是卓越的伤寒大师。又谁知吾师亦精通百家,博览医籍,尤其对《医宗金鉴》、《东垣书十种》、《黄氏医书八种》等巨著,颇有研究,并富于实践,疗效显赫,所以也是卓越的临床大师。在这方面,吾毕业实习有幸跟随刘老一年,并且工、余、住、食,咫尺不离,了解最真,受益最大。仅从我写吾师医话集中即可窥之一斑。兹录以片段,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44.
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擅用大补阴丸治疗多种疾病,举凡心肾不交之不寐,肾阴虚之虚劳、水肿、淋证、脱发、耳鸣头鸣,肝肾阴虚之血精早泄,风寒湿痹之腰腿痛等等,以之加减治疗每获佳效。张先生强调,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应用本方,临症时应掌握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灵活性,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中药浸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6例并发皮肤瘙痒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非透析疗法及瘙痒部位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非透析疗法及中药浸浴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积分的改变及血钙、血磷、血镁、甲状旁腺素、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皮肤瘙痒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0%,对照组有效率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钙、血红蛋白升高,血磷、血肌酐、尿素氮降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甲状旁腺素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浸浴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中药(从肾补血汤)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与单纯应用rHuEPO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CKD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中药从肾补血汤,每日1剂;联合rHuEPO,剂量为80~120 u·Kg-1·周-1,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纯应用rHuEPO,剂量为80~120 u·Kg-1·周-1,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贫血指标的改善情况、铁指标的变化、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贫血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略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血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从肾补血汤)联合rHuEPO治疗CKD 4~5期脾肾两虚型患者的肾性贫血较单纯应用rHuEPO疗效更好,且能明显降低毒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