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9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亚甲减)与脂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行定期围产保健并分娩的妊娠期亚甲减孕妇(30例)与正常孕妇(3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液相质谱色谱分析(LC-MS)技术对孕妇血浆进行分析,得出两组间差异脂质代谢物,并用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途径,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特定差异代谢物进行验证。结果两组间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存在差异(P<0.005)。根据相对强度,选取磷脂酰甘油(PG)等30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相关性分析表明,促甲状腺素(TSH)与TG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磷脂酰乙醇胺(PE)(36∶5)、PG(46∶2)等代谢物存在负相关性(P<0.05)。KEGG代谢通路分析得出,差异脂质代谢物主要参与甘油磷脂代谢、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等途径。结合KEGG通路分析及相对强度,选取磷脂酰乙醇胺等3个脂质分子进行ELISA验证,其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甲减与脂代谢存在相关性,甘油磷...  相似文献   
5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病程长、易复发.笔者自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门诊患者20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玄参润咽汤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贵阳城区40岁及以上新诊断糖尿病前期人群3年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某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10 01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样测定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脂及HbA 1C等。于2014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最终2...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5例化疗后肺部感染的晚期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9株,占76.6%;革兰阳球性菌8株,占7.8%;真菌16株,占15.6%。最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28.2%)、铜绿假单胞菌(15.5%)、肺炎克雷伯菌(13.6%)、鲍曼不动杆菌(8.7%)、阴沟肠杆菌(5.8%)。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55.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相对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合并慢阻肺的晚期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结合本地区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自噬性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神经酰胺作用于C6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及电镜的方法观察细胞自噬水平的改变,以及JNK及其下游靶分子c-Jun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最后进一步借助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的活性,观察其对神经酰胺诱导的细胞自噬情况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神经酰胺作用24 h后,C6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神经酰胺作用24 h后,C6细胞死亡明显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凋亡性死亡比例较低;神经酰胺作用后细胞内自噬小体数目,LC3B/LC3A的比值,Beclin-1的表达水平,以及JNK和c-Jun磷酸化水平都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前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的活性后,显著阻断神经酰胺诱导的细胞自噬。结论神经酰胺可诱导胶质瘤细胞C6发生自噬性死亡,其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自噬的机制可能与激活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6—2015-01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牙周、牙髓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碘甘油牙周给药治疗,1次/周,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药膏治疗,1次/周,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1.02±0.20)、龈沟出血指数(1.12±0.50)、牙周探诊深度(2.67±0.51),对照组牙龈指数(1.97±0.36)、龈沟出血指数(2.63±0.51)、牙周探诊深度(4.00±0.63),观察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附着度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并能有效抗菌,减少牙周破坏,促进牙根修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大鼠的炎症因子CD11b、TNF-α以及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百会”“神庭”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疾病的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每组7只。选用MCAO模拟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方法复制模型。治疗组选取百会穴以及神庭穴,疏密波,30min/次/日,共治疗14d。参照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测定大鼠神经损伤情况,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GFA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Elisa检测脑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D11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6h、24h,72h相比,治疗6h、24h,72h后脑梗死面积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各个时间点细胞排列整齐,表达正常。未出现坏死现象。模型组大鼠部分神经元变性,细胞排列紊乱无规则,胞核与包浆界限模糊,细胞间质水肿明显,出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现象,海马椎体细胞层数减少,排列异常,随时间延长,症状加重。治疗组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细胞核固缩深染减轻,海马锥体细胞层基本正常,电针治疗72h效果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GFAP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GFAP阳性细胞表达降低。6h,24h和72模型组CD11b、TNF-α蛋白表达均增多,其中24h模型组表达含量最多。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CD11b、TNF-α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与炎症因子CD11b、TNF-α以及GFAP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犁头草(Viola inconspicua Blume)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为明确犁头草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建立10批犁头草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运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研究犁头草指纹图谱与抗炎作用的关系,找出对其抗炎作用贡献较大的成分。结果:10批犁头草共有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2个峰,分别为夏佛塔苷(7号峰)和维采宁-2(9号峰)。HCA结果表明,10批样品被分为2类,与PCA结果基本一致,各批次犁头草均具有抗炎活性,可不同程度降低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NO、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各共有峰与药效指标(NO、TNF-α、IL-1β和IL-6)的关联度均大于0.6,其中峰1、2、3、10、11、12的OPLS-DA模型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与抗炎作用呈正相关;除峰12外,其余均为特征峰。结论:犁头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其抗炎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揭示了犁头草抗炎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