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作者自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共对12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14岁,其中4--6岁2例,7~10岁5例,11~14岁5例,平均9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0--72h不等,平均10h。单纯脾破裂5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7例。其中头面部挫伤3例,肝破裂1列,肾挫伤1例,左上肢骨折1例,肋骨骨折1例。 相似文献
12.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是磷酯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RKIP在Raf、核因子κB及G蛋白耦联受体(GPCR)等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RKIP在膜的生物合成、精子发生、神经发育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老年痴呆症及糖尿病等的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RKIP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减弱或丢失,且RKIP可以抑制前列腺癌、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其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RKIP与肿瘤的研究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此研究状况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22例癌旁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RKIP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KIP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胞浆和胞浆膜部分。乳腺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症组织中RKIP高表达的阳性率为51.9%,81.8%,100%,乳腺癌组织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RKIP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RKIP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内镜缝合切割器(EndoGIA)联合圈套结扎切除基底部宽大的肺大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验性,方法:对16例基底部直径≥4cm宽基肺大疱施以胸腔镜下EndoGIA联合圈套结扎切除,对效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胸腔镜下EndoGIA处理肺大疱是安全,可靠的方法,然后对基底部宽大肺大疱,需要2次以上的EndoGIA处理,而二次处理的交界处有肺漏气的可能,且价格昂贵,本组2例使用该,1例出现肺漏气而再次手术,其余16例使用联合切除办法均一次手术成功,平均2.5d拨除胸引管,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5d,随访2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结论:EndoGIA联合圈套结扎胸腔镜下切除宽基肺大疱是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原代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建立相对简单可靠、重复性好、接近在体状态的体外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lood-CSF barrier)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和培养BMECs 和As,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原代培养的细胞;通过培养在具有特殊质材和孔径的Transwell 小室上建立体外血脑脊液屏障实验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经跨内皮电阻值(trans endothelial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4 h 液面试漏实验、两种特征性酶检测、荧光素钠通透性(sodium fluorescent,Na-FLU)评价模型的屏障功能。结果:原代培养的BMECs 具有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Ⅷ因子鉴定细胞纯度在95% 以上;As 有细长突触,胞质较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rtein,GFAP)鉴定细胞纯度在95% 以上。通过测定TEER 值共培养模型组显示高电阻值(378.97±11.38) Ω·cm2;4 h 液面试漏试验阳性;γ- 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分别为(30.88±2.87) μmol·min-1·mL-1 和(2.51±0.88)金氏单位·100 mL-1;Na-FLU 跨膜渗透系数(2.228±0.85)×106 cm·s-1。结论:建立的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模型在形态学、电阻和通透性方面具备了血脑脊液屏障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幽门成形术对喷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随访了267例卉门癌,其中行幽门成形术者87例,未行幽门成形术者180例,并比较两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未行幽门成形术组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76例(40.64%),其中13例症状严重,分别于术后6月-12月后再次行幽门成形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施行贲门癌根治术的同时,附加幽门成形术,能明显降低残胃腔内的压力,促进残胃排空,从而有效地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能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电凝胆囊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电凝胆囊床分成非电凝组和电凝组,动态观察其术前1d、术后1d、3d、7d血浆ALT、AST、TBIL三项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术后肝功能观察指标均升高,以术后d1明显,d3有所下降,d7基本恢复正常,二组术后d1、d3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电凝组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高于非电凝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床的电凝所致的热损伤是术后ALT、AST、TBIL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 1 999年 7月开展腹腔镜手术 ,至 2 0 0 2年 1 2月已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Iaparoscopicchlecystecystectomy ,LC) 640例。本组病例中未发生 1例胆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 999年开展腹腔镜手术 ,至 2 0 0 2年 1 2月已顺利完成LC 640例。其中男 2 98例、女 342例 ;年龄 1 4~ 89岁 ,平均年龄 45 .8岁。1 .2 三阶段手术情况 第一阶段 :单纯胆囊炎、胆囊结石实施胆囊切除1 0 0例。本阶段历时 5个月。 第二阶段 :实施较为复杂的胆囊切除 2 0 5例 ,历时 1年。 …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共对12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取并纯化羊种布鲁菌16M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抗布鲁菌LPS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酚水法提取羊种布鲁菌16M的LPS,通过冷甲醇二次沉淀纯化法纯化LPS,使用脂多糖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LPS的含量,通过SDS-PAGE及银染显色检测LPS的纯度。使用一定剂量纯化后的LPS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取已免疫好的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在聚乙二醇1500的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利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冻存。选取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待小鼠腹部明显胀大后收集腹水。对收集的腹水即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分析,亚类测定,纯度检测及特异性试验。结果 提取的羊种布鲁菌16M的LPS浓度为1 mg/mL,纯度较高。制备的两株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12×109和1.11×109,效价分别为1∶6 400和1∶12 800;亚类分别G3和G1,轻链类型均为κ型;纯度大于90%;均可以识别布鲁菌A、M抗原位点;均可与标准试管凝集抗原形成明显的凝集物;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筛选的单抗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羊种布鲁菌16M、牛种布鲁菌2308以及猪种布鲁菌S2孵育1 h后可见免疫荧光。结论 成功获得了2株羊种布鲁菌16M LPS单克隆抗体,其效价高、纯度好、敏感性高、反应原性强,为后续研究这2株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建立布鲁菌快速病原及抗体检测方法及研制布鲁菌快检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