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越南槐根茎中分离得到了25个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包括苦参碱型1~14、鹰爪豆碱型15~17、金雀花碱型18~23、其他型24和25),并依据理化性质及NMR、MS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2-(1-乙酰氧基乙基)-金雀花碱(23)为新的金雀花碱型衍生物,化合物13、16、17和24为首次从越南槐根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19和20可明显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 IC50值分别为39.86±0.65、23.66±0.37、34.56±0.45、47.68±0.58μmol·L-1。  相似文献   
12.
龙血竭是龙血树属的植物树干受到损伤后,在微生物侵染或(和)自然氧化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树脂.龙血树属植物中甾体皂苷是主要成分,现已分离鉴定了94个甾体皂苷,而诱导形成的树脂(即龙血竭)中仅发现5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且包括骨架发生C环断裂重排的甾体(Dracaenogenin A)以及F环翻转为22位S构型的螺甾烷型甾体皂苷.本文讨论了龙血竭形成过程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血竭形成机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法对朝鲜淫羊藿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从其干燥叶的70%丙酮/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圣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2),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3),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4),芦丁(5)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6)。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淫羊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蜘蛛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蜘蛛香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萄糖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从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根中分离出了1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结果:分别被鉴定为(3S,4R,5S,7S,8S,9S)-3,8-epoxy-7-hydroxy-4,8-di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1),(3S,4S,5S,7S,8S,9S)-3,8-ethoxy-7-hydroxy-4,8-di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2),4-β-hydroxy-8-β-methoxy-10-methylene-2,9-dioxatricyclo[4.3.1.03.7]decan(3),6-hydroxy-7-(hydroxymethyl)-4-methyl-ene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1-(3H)-one(4),jatamansi A(5),jatamansi G(6),8-hydroxypinoresinol(7),2,5-di(4-hydroxy-3-methoxyphenyl)-1,4-dioxan(8),pinoresinol(9),(+)-2-(3,4-dimeth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2,7-dioxabi-cyclo[3,3,0]octane(10),pinoresinol monomethyl ether(11),prinsepoil(12),(-)-massoniresinol(13),cinnamolide(14),valeriananoid A(15),valeriananoid C(16)和volvatrate A(17).结论:化合物3、4和17与化合物7~14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年来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综合征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符合美尼尔综合征诊断标准。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 5岁 ;均以眩晕不能直立为主症。伴有耳鸣 12例 ,恶心呕吐 6例 ;苔厚腻 10例 ,苔薄白或少苔 8例 ;脉弦滑 15例 ,脉细弦 3例 ;首次发作 11例 ,2次以上发作者 7例。证属痰浊内阻型 15例 ,肝肾阴虚型 2例 ,风阳上扰型 1例。2 治疗方法定眩汤 :泽泻 5 0 g,石菖蒲、茯苓、丹参各 15 g,白术 2 0 g,半夏 12 g,代赭石 30 g,天麻、蝉蜕各 10 g。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台参 ;肾阴不…  相似文献   
16.
杜鹃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近20年来国内外杜鹃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杜鹃花属植物主要含有木藜芦烷类及其相关二萜和黄酮类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具有降压、杀虫、镇痛、保护心肌、抗HIV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为常用滋补强壮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1]。两者历史上均以不同来源的同一味药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为常用滋补强壮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两者历史上均以不同来源的同一味药物进行收载和使用。李时珍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2000年版药典Ⅰ部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以来,笔者自拟仙冰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中,男45例,女35例;3岁以下9例,4~10岁51例,11~16岁11例,16岁以上9例;病程2~5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烧,腮腺部肿胀疼痛,其中一侧肿胀者61例,双侧肿胀者19例。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  相似文献   
20.
海萍  高原  李蓉涛  王飞 《中草药》2016,47(6):872-875
目的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分析方法(MS,1D、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乌药双查耳酮(1),其余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药环戊烯二酮甲醚(2)、乌药环戊烯二酮(3)、帕夏查耳酮(4)、球松素(5)、甲基赤芝酮(6)、松属素(7)、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8)、赤芝酮(9)、乙基赤芝酮(10)、肉桂酸(11)、球松素查耳酮(12)、蓟黄素(13)和β-谷甾醇(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