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经尿道钬激光进行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的手术切除过程均为一次成功,留置尿管患者将尿管拔除后均未见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采用症状缓解程度以及膀胱镜复查结果作为本组的疗效评价标准,本组49例为治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膀胱镜检结果正常;1例为好转,于术后15个月时出现复发,二次实施腔内钬激光治疗后治愈。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手术在治疗腺性膀胱炎疾病方面具有操作安全可靠、切除彻底、疼痛程度轻以及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对院内肠球菌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对医院内肺部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3年1月~2001年12月96例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96例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为多(73%),屎肠球菌次之(22%)。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2.5%,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96例肺部肠球菌感染患者,病死率40%(38/96)。感染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病人病死率最高,达92%,明显高于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肺感染的病死率(26%)(P<0.05)。结论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肺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珀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方法:对采用HSCT技术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移植后 死亡10例,治愈或长期无病生存14例,天文馆原因为感染4例,死亡时间+16--+268天,其中巨细胞病毒(CMV)性间质性肺炎(IP)2例,败血症和肺部细菌,真菌,病毒混合性感染各1例,病死率16.7%(4/24);肿瘤复发6例,死亡时间+102--+741天,病死率25%(6/24)。结论:感染和肿瘤复发是HSCT后常见死亡原因,应积极防治感染和避免使用过量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降低移植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中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情况。方法: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单产ESBLs菌株。结果:从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对第一、二代及一种以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226株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检出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及单产ESBLs细菌34株、15株、109株,总检出率分别为15.0%、6.6%、48.2%。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57.9%;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8.5%、77.8%。结论:下呼吸道产AmpC酶和ESBLs细胞感染常见,前以阴沟肠杆菌为主,后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粤东医院通过质量管理循环(PDCA循环)改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工作,供其它医疗机构借鉴。方法:自2017年1月开始,使用PDCA循环建立AIS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并定期评估改进效果,需进一步改进的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在第一个循环中(2017年1-9月),共55例AIS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中位数门针时间(DNT)80 min,13例(23.6%)DNT≤60 min,平均恢复率为66.7%。为进一步改进DNT,进行了第二个循环(2017年10-12月),其中16例接受了静脉溶栓,中位数DNT达到59 min,10例DNT≤60 min(62.5%)。结论:我们成功运用PDCA循环建立了成熟的AIS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掌握该方法有利于AIS静脉溶栓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严重基础疾病、入住ICU、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接受激素或化疗药物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是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危险因素。药敏结果显示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91.3%,其次是加替沙星87.0%,再次是复方磺胺甲基异□唑71.7%;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均超过60,0%;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从50.0%-95,7%。结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存在危险因素时高度警惕该菌感染的发生,及时作细菌培养与药敏检查,感染后可选用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唑治疗,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其他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O157大肠杆菌在健康人、家畜和家禽中的存在情况和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为病原大肠杆菌耐药率增高寻找依据。方法:2000~2001年选健康成人、小孩和健康家畜、禽粪便标本620份,一部分直接划种于选择培养基,37℃培养24h;另一部分用EC肉汤培养基,37℃培养18h,以进行增菌,然后转种于CT-SMAC平板,37℃培养24h。然后进行血清学鉴定以判断是否为O157大肠杆菌。用低片法测定分离到的620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和氧氟沙星(OFX)的药物敏感性;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来源标本分离的部分大肠杆菌对CIP和OFx的MIC值。结果:在健康猪、牛和鸡的粪便中均找到了O157大肠杆菌,检出率在1.5%左右,健康成人和小孩粪便中均未找到O157大肠杆菌;健康成人、小孩、家畜和家禽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β-内酰胺酶产生率较低,在6%~12%之间;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在10%以下,且人和家畜、禽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差别不大;从人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而从家畜、禽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率高。结论:在广东,O157大肠杆菌亦存在于部分家畜、禽肠道中,有造成食物污染的危险;人类和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的大肠杆菌B一内酰胺酶产生率低,对常用的抗生素亦有耐药的情况,但耐药率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和家畜、禽粪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并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并介绍应用体会。方法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并电切术治疗BPH患者2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过程顺利,视野清晰,出血量少,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并电切术是一种治疗BPH的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误诊10例。13例(81%)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含2例隐睾扭转者;3例手术复位者睾丸萎缩1例。结论隐睾扭转应与腹股沟嵌顿疝和急腹症鉴别,阴囊内睾丸扭转应与睾丸炎及附睾炎鉴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提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可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