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娄婷叶  张永春 《中国医药》2011,6(2):229-230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 采用美国Dade MicroScan公司生产的AutoSCAN4半自动鉴定仪和配套的生化反应药敏板及微最稀释法,对28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其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87株阴沟肠杆菌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146株(50.9%)],科室分布中加强监护病房是主要感染区[58株(20.2%)].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平均耐药率为6.27%),对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平均耐药率分别是27.91%、34.49%、36.40%,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结论 临床上应及时正确治疗严重的基础疾病、严格消毒灭菌、避免或缩短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激素,以减少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the change in drug resistance,to give instructions on clinical anti-infectious therapy. Methods Two hundreds and eighty-seven enterobacter cloacae were identified,isolated and performed drug sensitive test by using AutoSCAN4 (Dade MicroScan,USA) and the matching drug susceptibility plate.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orty-six enterobacter cloacae (50.9%) were isolated from expectoration specimen,while 58 enterobacter cloacae (20.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pecimen from ICU. Enterobacter cloacae showed a low drug resistance rate to imipenem (6.27%),followed by piperacillin/tazobactam (27.91%),amikacin (34.49%),and levofloxacin (34.49%). The rates to other anti-biotic drugs were higher than 40%. Conclusions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in order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its generation of drug resistance,physicians should treat primary disease,perform sterilization,avoid invasive treatment and choose the drugs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the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results.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肾活检病理类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规律。方法:选取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住院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雷公藤多苷片、潘生丁、维生素C片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雷公藤多苷片、潘生丁、维生素C片并加用具有凉血化瘀通络功效的丹芍颗粒Ⅱ号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有效病例观察3个疗程。统计分析两组在总体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并观察不同肾活检病理类型患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紫癜性肾炎患者症状、体征方面2周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肾活检病理类型分度轻者疗效更好。结论: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肯定,尤其在肾活检病理类型较轻患者中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3.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疑诊冠心病拟行冠脉造影(CAG)的绝经前女性521例,按造影前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43例)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78例)。择期行CAG,运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分析 TIMI 血流情况。结果 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甲减组冠心病发病率(55.9%比76.7%,P<0.01)显著增高,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重度:18.8%比35.9%,P<0.01),慢血流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7%比18.6%,P<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是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冠心病检出率高、冠脉病变严重,且易合并冠脉血流速度慢。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R-CRT)不同靶区的设计对放射治疗效果及放射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4例应用3D-CRT治疗的65岁以上、病理确诊的NSCLC病人,其中以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及淋巴引流区为放疗靶区的病例36例(A组);以原发病灶及累及淋巴结为靶区的病例58例(B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放射损伤的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MST)、1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2、4.795,P〈0.05),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及心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NSCLC病人淋巴结区预防照射和累及野放疗,预后无明显差异,累及野放疗可减少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建议对老年病人采取累及野照射。  相似文献   
125.
慕课和PBL二者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将慕课理念与PBL教学法有机结合,运用于中医儿科学教学中,二者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将会使学生能更迅速地掌握中医儿科理论及临床知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治疗儿科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6.
<正>李宝勤副主任医师,为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导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近40年,先后师从钱伯文、邱佳信等沪上肿瘤名家,尽得真传,擅长治疗各类恶性肿瘤顽症,屡见奇效。李师临证辨治乳癌,认为其发病或因情志不畅致肝郁气滞、胸胁经络不畅,日久经脉瘀阻、痰毒内结乳中,发为乳癌;或因饮食失宜、肝气乘脾,致脾虚不运,酿生痰浊,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 探讨TEAP-2DE试验对CHD诊断价值及其一对介入性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1995年4月 ̄1998年9月之间38例在我院住院的CHD患,先期行TEAP-2DE试验及CAG检查,并在1周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TCA或PTCA+Stent),分别在1、3、6、12个月用TEAP-2DE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 TEAP-2DE与CAG相比,检出冠脉狭窄的符合率相似。TEAP-2DE观察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P53、PCNA、bcl-2、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意义及价值,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96年~2011年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多原发膀胱癌标本15例、单发膀胱癌标本15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多原发膀胱癌相同)、正常膀胱组织15例中P53、PCNA、bcl-2、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原发膀胱癌及单发膀胱癌中P53、PCNA、bcl-2、EGFR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多原发膀胱癌中P53、bcl-2阳性表达高于单发膀胱癌(P<0.05),多原发膀胱癌中EGFR阳性表达低于单发膀胱癌(P<0.001),多原发膀胱癌中PCNA阳性表达与单发膀胱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EGFR表达有差异性(P<0.05),P53、bcl-2高表达而EGFR低表达见于多原发膀胱癌,联合检测P53、bcl-2、EGFR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原发膀胱癌中有一定临床价值。EGFR在多原发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01),这为靶向治疗多原发膀胱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肝动脉狭窄闭塞后肝外侧支血管的形成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观察和统计787例肝癌血管造影中见到的37例肝动脉狭窄闭塞者肝外侧支血管的部位及其发生率。结果 右膈下动脉和胃左动脉是形成肝外侧支的主要血管,分别占40.5%、29.7%,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别占8%、5.4%8%。肝右叶7、8段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右隔下动脉,5、6段肿瘤主要来自胆总管周围动脉,肝左叶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胃动脉。经 肝动脉狭窄闭塞的主要原因为重复导管化疗和操作不当。结论 肝左叶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胃左动脉。引起肝动脉狭窄闭塞的主要原因为重复导管化疗和操作不当。结论 肝动脉狭窄闭塞后肝外侧支血管成为肝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了解侧支血管发生的部位及其发生率对肝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