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大类以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复杂的血管结构不仅是保 证肾脏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导致肾脏成为系统性血管炎最常受累器官。根据受累血管大小不同,肾脏受累临 床表现多样。文章根据大、中、小系统性血管炎肾脏受累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合并症及治疗现状做一概述。在临 床工作中重视肾脏相关表现,有助于系统性血管炎的及时诊断与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抗体融合蛋白(rhCTLA-4Ig)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趋化因子CX3CL1水平的影响.方法 44例中重度RA患者随机分为rhCTLA-4Ig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应用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20/50/70疗效标准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用药前后血清TNF-α和趋化因子CX3CL1水平.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rhCTLA-4Ig治疗组RA患者达到ACR20、ACR50、ACR70的比率分别为95%(20/21)、76%( 16/21)和19%(4/21),而安慰剂组无一例达到ACR20、ACR50、ACR70标准,2组ACR20及ACR50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7,26.69,P均<0.01).rhCTLA-4Ig治疗组DAS28由基线的6.2±1.1降至3.1±1.3 (P<0.01),健康状况问卷(HAQ)评分由基线的1.4±0.5降至0.4±0.5 (P<0.01);而安慰剂组DAS28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0±0.7,5.8±1.2,P>0.05),HAQ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6±0.4,1.6±0.6,P>0.05).RA患者TNF-α和CX3CL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rhCTLA-4Ig治疗12周后,rhCTLA-4Ig组血清TNF-α和CX3CL1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CTLA4-Ig治疗RA能够显著减低疾病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且耐受性良好,可明显减低血清TNF-α和趋化因子CX3CL1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枷胸合并血气胸根据手术时机行急诊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9例连枷胸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9.2±7.8)岁。按手术时机分组:受伤后2d内接受早期手术者26例为观察组,2~7d接受晚期手术者23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95.2±13.1)h、(48.8±11.2)h、(32.8±10.7)h,显著少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重度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胸廓畸形和肋间神经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急诊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合并血气胸可以及时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明显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说明丹参酮ⅡA对血管合成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作用。方法:用大鼠肠系膜动脉离体灌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肠系膜动脉中合成的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SouthernBlot法检测血管中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合成醛固酮,但不能抑制血管合成血管紧张素Ⅱ。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中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mRNA的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合成醛固酮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与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在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及营养不良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设计营养风险评估与护理记录单,于2017年6月始在放化疗病人中应用,每周复评1次,同时与未使用此单前对比。[结果]实施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筛查率、营养干预准确率、护理书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评估与护理记录单能及时评估及发现病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可指导护士给予病人集束化护理措施,减少放化疗病人发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具有正常听力的中国汉族年青人乳突气化面积.方法选择年龄在18~24岁间的汉族青年45人90耳,听力正常,排除耳鼻咽喉科疾病,对左右耳分别进行乳突劳氏位及伦氏位拍片,用自动求积仪(日本产PLANIXT求积仪)直接在X线片上计算出乳突气化面积.结果左耳劳氏位乳突气化面积x±s为15.976±5.755cm2,伦氏位乳突气化面积x±s为16.38±6.222cm2;右耳劳氏位乳突气化面积x±s为15.898±4.938cm2,伦氏位乳突气化面积x±s为16.377±5.931cm2.其中气化良好型占96.7%,气化不良型占3.3%.结论乳突气化面积的测量结果可供耳科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4-1BB/4-1BBL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T淋巴细胞增殖与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体外培养的30例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应用抗4-1BB单抗阻断前后T淋巴细胞增殖及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分泌水平,以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SLE患者T淋巴细胞经抗CD3单抗刺激后增殖明显大于活化前(P<0.01),而应用抗4-1BB单抗阻断后T淋巴细胞的增殖明显受抑N(p<0.01 .②SLE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而且经抗CD3单抗刺激活化后,SLE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4水平显著高于活化前(P<0.01),但是应用抗4-1BB单抗阻断后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明显下降(P<0.05,),以IL-4水平的减少最为显著.结论 抗4-1BB单抗可显著抑制SLE 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及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SLE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8.
早期狼疮肾炎患者血中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最常见的一种风湿性疾病,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为其最常见的脏器损伤,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其发病机制已成为风湿性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人们对共同刺激信号CD40—CD40L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十分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LN患者血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与类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和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肾EAML的22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48.9(22~72)岁。将所有病灶组织的标本重新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并根据此次观察的标本中上皮样成分占比,分为肾EAML组和类上皮样AML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CT图像上的肿瘤长径、形态、坏死液化、出血、肿瘤内脂肪、强化模式等CT征象并测量各期CT值,计算皮质期和髓质期的强化比值,并用皮质期强化比值反映皮质期强化程度。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 结果 肾EAML组(15例)的上皮样细胞占86.7%,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呈巢状、片状排列,部分核不规则,具有核异型性;类上皮样AML组(7例)的上皮样细胞占23.6%,其他多为梭形平滑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肾EAML组和类上皮样AML组在肿瘤长径[(8.40±4.26) cm对(4.90±1.84) cm]、坏死液化[73.3%(11/15)对14.3%(1/7)]、肿瘤内脂肪[86.7%(13/15)对14.3%(1/7)]、强化模式[73.3%(11/15)对14.3%(1/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Fisher's确切概率法,均P<0.05);在皮质期增强CT强化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1(0.56, 0.67)对0.96(0.92, 0.97),Z=?3.56,P<0.001],且临界值≤0.73时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0.981(0.813~1.000),Youden=0.87],Youden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肿瘤内无脂肪、“快进慢出”强化模式、有坏死液化、肿瘤长径>8 cm。 结论 肾EAML具有特征性CT征象,尤其当皮质期强化比值≤0.73时,应高度怀疑肾EAML。  相似文献   
20.
侧颅底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传统手术死亡率高,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侧颅底外科的诊疗技术取得很大进步。文章介绍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达到虚拟手术切除,显示重要器官结构相对毗邻关系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